| 分类: 涂鸦摄影 |

许是因为“中非论坛”,去往香山的路交通管制,这次秋游便选了离香山不远的鹫峰,按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说法,这些景区,一样能赏红叶,且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何乐而不为呢?图为通向景区的路。如此平整,是我没有想到的。想一想,离上一次到这里,时间已隔了二十多年,以前的样子当然找不到了。不过,风把天刮得如此明静,感觉还是很美很美。

开心莫过于孩子们。刚刚结束了期中考试,一头扎进山里,感觉像放风一样。

秋迎接我们,只是非红叶,而是法国梧桐,有点儿意思。

迎着阳光,走在秋的怀抱里,感觉真好。

清晨,城里已风起,并伴有轻微的扬尘,没想到山里的风却不大,并且风和日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在这样的光里,呵,是不是有些眩晕?

万物生长靠太阳,绝对是真理啊。

鹫峰脚下,有两条观景线路,一路是攀山,一路通向红叶谷。既然是赏秋,当然要走红叶谷。但已刮了半天的风,谷里还有红叶吗?犹豫中问打谷里出来的人,答曰,有啊,红叶多着呢。于是前行,又是路漫漫,但红叶……呵,着实少得可怜,噢,不是没有,是到了秋的尾巴上,落得差不多了。


进谷不久,路边便现出两块碑:一块上刻北京日中友好之林,表明那碑周围的林,是日本人造的,有意思的是,当时拍照时只感觉碑有些脏,回到家整理照片才发现,碑上竟让人涂鸦了;另一块上写中建林,中建总公司造的吗?




山坡上一株黄栌,孤零零地站着,叶已落得所剩无几,被蓝天白云的衬托着,别有意境。


通向红叶谷的路一侧,很多这样的植物,不知道具体叫什么,也许是枫科吧?但绝不是“北京红叶”黄栌。这种植物北京很多,机场高速路两侧就成片成片地种着,在即将过去的这个秋里,这种植物没有因北京今年的暖秋而发脾气,当其他植物还披着绿装的时候,她早早地就红火如焰了。并且,看见了没?她结的果也火红火红。

阳光下的枫,红得真透亮。

盘山路拐弯处一棵法国梧桐在阳光下立着,蓝天白云作衬,别有味道。同行友人左看右看,突然大叫,消息树!消息树!别说,还真像!嗯,我笑了,那你站过去吧,最好手里再拿杆红樱枪就更像了。

在多数人的心里,北京的秋,符号就是红叶。但我心里的秋,是这个样子。




































学生时爬鹫峰,不记得有庙。询问庙里的人,回答说,这庙是上世纪80年代修的。呵呵,难怪呢,是个新庙。但似乎香火还蛮旺的。这里与消债寺紧挨着,挺有意思。寺也好,庙也罢,这里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到处经幡飘扬,细观,还是藏传佛教的那种经文,让风来代人颂经,似乎也是藏传佛教之为,想一想,整不明白。

鹫峰俯瞰。山洼里,该是房山吧?

人啊,真可怜,住在那一堆白水泥里。

鹫峰东北的群山。近处是凤凰岭,原北京西山农场之所在。另一个风景很美的景区,只是这些年干旱,泉水少得可怜。但那儿山高且陡,是爬山的好去处。特别是初秋,赏景过后到山脚下果园里采摘,惬意极了。



虽然气温并不算低,但到底是经历了一场风,山上的植被已叶落怠尽,惟这棵不知名的小树还灿烂着,衬在靛色的山影里,还真是好看得紧。


这是山顶上惟一一棵大树,一阵山风刮过,你看,她又弯腰了。很喜欢这树的感觉,忙拍照,但有意思的是,拍她,顺着光和逆着光,感觉截然不同。逆光时,那叶子是红的,顺光时,瞧,竟成了一树枯枝!原来,这树叶两面颜色不同,一面红,一面黄。向阳的红,迎风的黄,有意思吧?

孩子们一路上山,这样静坐着让人拍的时候还真不多,呵,如此好机会,怎能错过!

二十多年后再次鹫峰留影,只不过这一次,儿子站在了我当年站的位置上。


下山,竟再进红叶谷,只不过这一次看到的红叶,呵,是这样的。

我喜欢这种阳光下的透亮感觉。

下山的路。

下午四时,太阳开始西下,光线已光顾不到鹫峰,但远处的凤凰岭还沐浴在太阳的余辉里。

孩子们终于累了,问,还有多远啊。我指着山脚下那一块空场说,看见没?停车场?咱们的车就停在那里,累了吗?加油,一会儿就到了。








北京好个秋,风情万种依旧黄栌。

路旁的老树根,再见。明年有时间,一定再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