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瞧这秋的尾巴!

(2006-11-07 01:16:25)
分类: 涂鸦摄影
  天气预报说,要刮风降温了。周六一早,果然风起,但气温还不算低。想着一场风过,秋就去了,心里多少还有些不舍。于是带了孩子匆匆赏秋,那样子真像要揪住秋的尾巴。下面这组照片,2006年11月4日拍于北京西山鹫峰景区。

瞧这秋的尾巴!

许是因为“中非论坛”,去往香山的路交通管制,这次秋游便选了离香山不远的鹫峰,按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说法,这些景区,一样能赏红叶,且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何乐而不为呢?图为通向景区的路。如此平整,是我没有想到的。想一想,离上一次到这里,时间已隔了二十多年,以前的样子当然找不到了。不过,风把天刮得如此明静,感觉还是很美很美。

瞧这秋的尾巴!

开心莫过于孩子们。刚刚结束了期中考试,一头扎进山里,感觉像放风一样。

瞧这秋的尾巴!

秋迎接我们,只是非红叶,而是法国梧桐,有点儿意思。

瞧这秋的尾巴!

迎着阳光,走在秋的怀抱里,感觉真好。

瞧这秋的尾巴!

清晨,城里已风起,并伴有轻微的扬尘,没想到山里的风却不大,并且风和日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在这样的光里,呵,是不是有些眩晕?

瞧这秋的尾巴!

万物生长靠太阳,绝对是真理啊。

瞧这秋的尾巴!

鹫峰脚下,有两条观景线路,一路是攀山,一路通向红叶谷。既然是赏秋,当然要走红叶谷。但已刮了半天的风,谷里还有红叶吗?犹豫中问打谷里出来的人,答曰,有啊,红叶多着呢。于是前行,又是路漫漫,但红叶……呵,着实少得可怜,噢,不是没有,是到了秋的尾巴上,落得差不多了。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进谷不久,路边便现出两块碑:一块上刻北京日中友好之林,表明那碑周围的林,是日本人造的,有意思的是,当时拍照时只感觉碑有些脏,回到家整理照片才发现,碑上竟让人涂鸦了;另一块上写中建林,中建总公司造的吗?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红叶,红叶!我激动得大叫。走进红叶谷,说实话,我有些失望,谷里的红叶星星点点,这我谷名的提示不一样。不过,也许这不应该怪人家,谁让我们只抓到个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山坡上一株黄栌,孤零零地站着,叶已落得所剩无几,被蓝天白云的衬托着,别有意境。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通向红叶谷的路一侧,很多这样的植物,不知道具体叫什么,也许是枫科吧?但绝不是“北京红叶”黄栌。这种植物北京很多,机场高速路两侧就成片成片地种着,在即将过去的这个秋里,这种植物没有因北京今年的暖秋而发脾气,当其他植物还披着绿装的时候,她早早地就红火如焰了。并且,看见了没?她结的果也火红火红。

瞧这秋的尾巴!

阳光下的枫,红得真透亮。

瞧这秋的尾巴!

盘山路拐弯处一棵法国梧桐在阳光下立着,蓝天白云作衬,别有味道。同行友人左看右看,突然大叫,消息树!消息树!别说,还真像!嗯,我笑了,那你站过去吧,最好手里再拿杆红樱枪就更像了。

瞧这秋的尾巴!

在多数人的心里,北京的秋,符号就是红叶。但我心里的秋,是这个样子。

瞧这秋的尾巴!

阳光下,枯枝、落叶、小红果……我喜欢。
 
瞧这秋的尾巴!
 
枯草也风情。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我得承认,北京的秋里,如果没有了黄栌,还真逊色不少。
 
瞧这秋的尾巴!
 
逆光中的红叶。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阳光里的枫树林。
 
瞧这秋的尾巴!
 
红叶谷里的盘山路,感觉长得没有尽头,但红叶似乎就那么一小片。友人见路遥遥,建议登山。于是我们原路返回。这一棵黄栌好像路标,告诉我们,登山由此开始。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那是什么。一边登山一边左顾右盼的我突然大叫,这不能怪我,那毛绒绒的松塔实在太有意思了,不是吗?我这一叫不要紧,正打我身旁经过的游人立刻驻步,顿时,相机声四起。唉,我的专利没了。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北京的秋里,我以为,能与黄栌争奇斗艳的,惟银杏莫属。
 
瞧这秋的尾巴!
 
这种小路,有我当年爬鹫峰的感觉了。呵呵。

瞧这秋的尾巴!

登山路上,有个大水池,池壁上一些字,表明这池子是林大学生不知什么时候修的,大概是蓄泉水的,但现在池子已枯,当年修这池子的人们想到今天这样子吗?
 
瞧这秋的尾巴!
 
走在上山的小路上,感觉真好。此情此景,我忍不住叫,回头啊,回头!于是有了这张照片,看人家极不情愿的样子,就知道我这摄像师当的,唉,真辛苦。
 
瞧这秋的尾巴!
 
几棵白杨挺立着,要多亲切有多亲切。早十几年前,北京城里这样的白杨树还很多,但随着城市建设,原有的高大的白杨树渐渐地已基本消失怠尽。其实想想,如果让我选,北京路边绿化,我还是首选白杨,因为她实在是树啊。:(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上山的小路上,有一块大石,上刻四个字:古清泉石。不用解释,这石上,很久很久以前,一定是泉水如瀑的吧?
 
瞧这秋的尾巴!
 
鹫峰的登山者也不少,看装束,不少人很专业的样子,是所谓驴友吗?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鹫峰脚下,这一组金秋最出彩。
 
瞧这秋的尾巴!
 
抬头望向天空,那么蓝。秋在蓝天里,感觉真是奇特。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山上有个消债寺,据说曾有商人在这里祈福,还清了债还最终暴富。这块牌子上的说明挺有意思。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学生时爬鹫峰,不记得有庙。询问庙里的人,回答说,这庙是上世纪80年代修的。呵呵,难怪呢,是个新庙。但似乎香火还蛮旺的。这里与消债寺紧挨着,挺有意思。寺也好,庙也罢,这里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到处经幡飘扬,细观,还是藏传佛教的那种经文,让风来代人颂经,似乎也是藏传佛教之为,想一想,整不明白。

瞧这秋的尾巴!

鹫峰俯瞰。山洼里,该是房山吧?

瞧这秋的尾巴!

人啊,真可怜,住在那一堆白水泥里。

瞧这秋的尾巴!

鹫峰东北的群山。近处是凤凰岭,原北京西山农场之所在。另一个风景很美的景区,只是这些年干旱,泉水少得可怜。但那儿山高且陡,是爬山的好去处。特别是初秋,赏景过后到山脚下果园里采摘,惬意极了。

瞧这秋的尾巴!

到底是年轻,儿子跑得真快。见我还没上去,站在山顶上,儿子有些急了,一个劲儿地叫,老妈慢点儿,别拍了,注意安全。被家里小男子汉呵护的感觉,真好!:)

瞧这秋的尾巴!

二十多年后再次登上鹫峰,不容易。给自己拍一张,留个纪念。

瞧这秋的尾巴!

虽然气温并不算低,但到底是经历了一场风,山上的植被已叶落怠尽,惟这棵不知名的小树还灿烂着,衬在靛色的山影里,还真是好看得紧。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这是山顶上惟一一棵大树,一阵山风刮过,你看,她又弯腰了。很喜欢这树的感觉,忙拍照,但有意思的是,拍她,顺着光和逆着光,感觉截然不同。逆光时,那叶子是红的,顺光时,瞧,竟成了一树枯枝!原来,这树叶两面颜色不同,一面红,一面黄。向阳的红,迎风的黄,有意思吧?

瞧这秋的尾巴!

孩子们一路上山,这样静坐着让人拍的时候还真不多,呵,如此好机会,怎能错过!

瞧这秋的尾巴!

二十多年后再次鹫峰留影,只不过这一次,儿子站在了我当年站的位置上。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下山,竟再进红叶谷,只不过这一次看到的红叶,呵,是这样的。

瞧这秋的尾巴!

我喜欢这种阳光下的透亮感觉。

瞧这秋的尾巴!

下山的路。

瞧这秋的尾巴!

下午四时,太阳开始西下,光线已光顾不到鹫峰,但远处的凤凰岭还沐浴在太阳的余辉里。

瞧这秋的尾巴!

孩子们终于累了,问,还有多远啊。我指着山脚下那一块空场说,看见没?停车场?咱们的车就停在那里,累了吗?加油,一会儿就到了。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瞧这秋的尾巴!

北京好个秋,风情万种依旧黄栌。

瞧这秋的尾巴!

路旁的老树根,再见。明年有时间,一定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