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记 |
北京新近投入试运行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其上诸多文字,很吸引眼球。2006年6月12日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宫门。
据说这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零排放。看见没?它的排气管在车后身头顶上,排出的气体白白的。2006年6月12日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宫门。
原来是“大奔”。
据新闻报导说,这种车全世界只有三十几辆,北京就有三辆。我是几十年去不了北宫门一次,偶尔一次去,还是换乘公交车的工夫,就看到这刚刚试运行的世界三十几分之三的宝贝车,还上下行两辆,算不算幸运呢?2006年6月12日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宫门。http://publishingtoday.com.cn/blog/images/face/2.gif
补充资料:
本报讯(记者王军华通讯员张桂芳)污染物零排放、单车售价180万美元的奔驰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今天上路。这种全新的公交车全球共有36辆,北京有3辆车。
新车长12米,宽2.55米,高3.688米。车内有29个座位,此外还有两个折叠的残疾人座位,载客量为70人。车辆最高时速可达到70公里,在运营过程中,车内一直保持23摄氏度的恒温。车门开启后,如果有残疾人乘客的话,司机只要摁一个特殊按钮,车门底板就可以自动滑出一块和地面连接,残疾人可以很轻松地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坐着轮椅上下车。
据悉,北京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示范专线以颐和园北宫门公交站为首末站,是围绕中关村地区的公交环线,线路全长18.2公里,共设11站,分别为颐和园北宫门、西苑北站、海淀公园、中关村东、保福寺桥西、青云路、人民大学、海淀黄庄北、中关村西、海淀公园、西苑北站。实行一票制,票价2元,月票无效。车辆每周开行5天,每天运营时间从早9点至下午3点。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停驶,计划发车间隔40分钟。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姜雪丽)三辆零尾气排放燃料电池公共汽车20日加入了北京庞大的公共交通系统。这是中国首次将这种新型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
这三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将从20日起在北京的颐和园北门和五道口之间正式运行,全程18.2公里,实行两元均一票价。
以氢气为燃料,除水以外不排放其他任何污染物——燃料电池汽车一直被许多人看作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交通工具相比,它杜绝了主要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多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尾气排放。它不仅将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并且为应对石化能源短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据介绍,目前,除了北京示范运行的3辆车外,还有33辆同型号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英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八个国家和澳大利亚进行示范运行。
科技部能源交通处处长陈家昌说,燃料电池公共汽车为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交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也展示了一个很好的前景。
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项目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个多方协作参与的项目。项目总经费达三千多万美元,项目合作伙伴包括科技部、商务部、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BP集团等。这个项目为期8年,分两个阶段进行。该项目的二期设计将于2006年下半年启动,将为上海提供三辆清洁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并建设配套加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