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2006-05-09 23:25:27)
分类: 涂鸦摄影
  最后一次去那个皖北小县城,距今已有十年。那时的小县城不大,横竖各两条街,每条街不过一里多地,所以,有个把小时时间,小县城就转遍了。小县城的人不多,除县城里的居民外,就是周边乡镇一早挑着担子到县城早市上卖菜、进城采买或走亲串户的乡里人。小县城的街道也不宽,大概两丈吧,临街的铺面一个紧挨着一个,门板从门框上沿一通到地,开张的时候,要一块块卸下来,让人联想到老电影《林家铺子》。铺子里堆满了各色日杂生活用品和农具,浓缩着小县城及周边的全部生活。小县城地处丘岭地带,那时还不通火车,也没有高速公路从那里经过,所以每次去,都是先到合肥,再转乘长途车颠簸大约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这个“五一”长假,再一次走进那个小县城,我试图找回昔日的记忆,但找回的,已经支离破碎,小县城在巨变,一如中国其他所有的城镇一样,新兴起一座模式化的现代水泥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水马龙,拆除和建设,发展与保护强烈地冲突着,这是给我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小县城在变,谁也挡不住,无论朝向哪个方向,但有一点可能肯定,再过若干年,往昔那有味道的淮南小城的影子会逐渐消失,所以,感慨归感慨,还是拍些照片,留个纪念吧。
 
(一)老街
 
  由于旧城改造和建设,今天的小县城还能找到一条老街,但种种迹象也显示,在不久的将来,老街也许就不再是老街,人们再想寻找它,也许将只能找老照片了。这条老街,曾是小县城最热闹的所在,小县城的商业大都集中在这里,成为小县城经济的缩影。但今天,却显得有些萧条,除了早市短暂的喧闹。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老街东西走向,从这个桥头一分为二,从这里西去,是老街深处。
虽然刚清晨6点,勤快的卖棕人已开始摆摊了。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小铺面一个紧挨着一个。清晨,铺门打开,偶有一两个老人探出头来,让人联想该不是这家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吧?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从桥头向西,老街就这么长。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老街南侧。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老街上一个中医诊所。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下午,老街上的人也很少。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这两间铺面屋山上的马头墙显示出徽派建筑风格,比较有特点。从这里望向桥头处,让人不免顾虑,老街,这些老建筑,还能保留多久。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一位老人见我拍照,忙躲进家里。她左侧那个挂着蓝色牌扁的小铺面据说是春兰空调在该县城的销售部,真的吗?也不知生意怎么样。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这个两层的临街铺面在老街上很显眼,因为两层的铺面在老街上并不多。
由此想见当年它大概也算老街上一个风光的所在。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窗子虽然已破旧不堪,但从它的雕琢精致,让人联想这座老房子当年的气派。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站在桥上向南望,河道的影子仍然可见,但河水已不清,生活垃圾已比比皆是。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哪里去了?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污浊的河水让人感伤,小桥上这位赶早集累了、坐在桥头歇脚的老人又让人心生几分亲切。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从小桥向东,老街已面目全非,南侧还有几个零星的铺子,北侧新建的街面房已经建成。一个配锁的摊子和一个卖卤肉的摊子和平共处在小桥上,多少还让人感觉到老街的影子。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这个新建起的临街房的下面,有一个深深的涵洞,其实就是小桥北侧的河道,旧城改造,河道成了这个模样,据说河道要填起来了,那还留这个洞做什么?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小桥向东,北侧的铺面已基本拆完,只留下南面一溜,还依稀能看到当年老街闹市的影子。清晨,这个铺子要下门板了。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这是个卖农具的小铺,立于小铺前的招牌挺有意思。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从老街的东头向桥头望,新建成的街面房把老街拦腰截为两段。传统与现代,经纬分明。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老街从这里被截为两段,它将何去何从?
这位老人,是一早从乡里赶来早市卖鹅的吗?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残墙断壁前的早点摊子。据说炸菜饺是当地人最喜欢吃的早点。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一早从乡里自家菜地里挑菜赶来老街早市卖菜的农家妇女。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菜摊主人一边卖菜一边剥蚕豆,这个季节,正是当地吃嫩蚕豆的好时候。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日杂摊子。一旁的老铺面为两层,二层雕窗外还有“美人靠”,挺讲究的,让人联想不禁。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这个铺面很有意思,家具店吗?还是曾经的家具店?
总之,旁边的铺子都开门了,它还静静的,让人想不出名堂。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纺织品铺子也开门了。这个女老板看我拍照,警惕性很高。
我却注意到,门板卸下来,搭在凳子上,还有货架的功用。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老街东段向南有一拐,依次挨着的几个铺子是寿衣店,各种丧葬用品应有尽有,当地的丧葬风俗由此可窥见一斑。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这个小伙子很结实,和妻子在当街摆了个早点摊,他煎菜饼,他妻子炸菜饺。小两口的生意挺红火,在他的小摊前买早点和吃早点的人不少。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早市,让人感觉到老街的热闹。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小摊前的狗。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待出售的小鸭。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老铺面和后院自建的小楼。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日杂铺子。印有大红双喜字的搪瓷盆、水壶、水桶和痰盂,大概仍是当地新家的必备。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当地多雨,雨鞋和胶鞋在鞋摊上占了重要的位置。
左侧一个卖香的小摊子,但为什么叫“影院香亭”?还真猜不出来。

小城故事·老街(组图)

日杂铺兼营批零性保健品?这类风马牛不相及的广告在老街并不少见。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