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段子 |
只要到单位上班,中午饭点一到,同事们扎堆一起出去吃饭,有这么一个饭馆就会忽地钻进我的脑子,自从那饭馆开张,自从在一个中午和同事们偶然与它近距离接触,它便总让我浮想联翩。
这饭馆名“谭德轩”,位于北京旧鼓楼外大街六铺炕,是去年什么时候突然冒出来的。古典的高大门脸儿,让人感觉深宅大院似的。
那是一个中午饭点时,几位同事又一起相跟着出去吃饭,由于六铺炕一带的饭馆几乎都尝遍了,所以一出单位门同事自然又是一通嚷嚷,这顿饭到哪儿吃。正拿不定主意时,一个褐色的高大门脸儿一下子吸引了众目光。咦?那儿啥时候开了个饭馆?感觉不错啊,去那儿吧。于是一行人便呼呼啦啦地闯过去。
大门是半掩着的,推门进去,一个高大的影屏从房顶直垂到地,影屏前是条案,摆着饭馆里常见的财神和供品,影屏两边是门,有布帘遮着。
大概是见有人来,门内应声走出一个漂亮女孩儿,笑容可鞠道:对不起,请问,您预约了吗?
预约?我们面面相觑,一下子还真有点儿发懵:没,没有。
女孩儿微微一笑,噢,那对不起了,我们今天已经有一桌了。
嗯?有一桌?不不,我们是来吃午饭的。女孩儿的话让我们不解,我们以为她没有听懂,忙又补充了一句。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对不起,我们已经有一桌了。女孩儿点头。
有一桌了就不接第二桌了吗?我们中一位忍不住嘀咕,声音不小,女孩儿一定听到,但她只是微笑,腰微弯,做出请我们离开的姿势。
啊?真的一天只一桌?!一下子,我们一群人还真愣了,从来去饭馆吃饭,无论饭馆大小,服务员都是笑脸相迎的,还惟恐客人不进门呢,哪有像这样笑脸相送?!
人家不接待,没办法,总不能为了一顿饭吵起来。我们中的一些人已不耐烦走出大门,发呆地站在街上。
这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饭馆,不管人家是否接待。姑娘,把你们的菜单拿来看看好吗?菜单就放在迎门的条案上,按捺不住好奇,我和一位同事说。
对不起,我们今天已经有一桌了。女孩儿再次礼貌地解释,但已显露出几分不耐烦。
噢,噢,我们知道,你们已经有一桌了,你们一天只接待一桌,我们只是想看看菜单,因为感觉这里不错,想以后我们也争取你们的这一天一桌。实在是太想看看究竟了,为了掩饰尴尬,我们不得不又一通无聊地解释。
大概我们的声音大了,影响到里面的客人,布帘挑开,一位服务员走出来,不语,只询问的目光。现在已忘了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记得女孩儿看看那服务员,什么也没说,回身把菜单递给我们。
菜单拿到手,只看了两眼,就让人立马想晕。菜单很简单,一个大概有8开大小的硬皮夹子打开,里面只有一两页,没有具体菜谱,都是商务套餐,只有价格,最便宜的每位500元,稍贵一些的每位2000元,有没有再贵一些的,在女孩儿轻蔑的目光注视下我们没再看下去。
出得饭馆大门,一帮人一阵唏嘘,这样牛的饭馆,一天只一桌,这可是头一次碰到。虽然是否真的如此,也未必,但看那消费价格,想也差不了多少。人家是商务套,一桌肯定得些子人,如此算来,一天一两桌不忙,成本相对也低,钱却不少赚,何乐而不为。商家的算盘珠子,打得精啊。想咱普通老百姓是消费不起了,顶多如我的小同事一阵子牢骚:有什么了不起,不就500元一位吗?非吃他一顿不可,我就不信了。但看看周边诸多国家级大单位大公司,明眼人一定会立刻心如明镜儿,这些大单位的银子哟,精明的商家怕是早已瞄上了。
这饭馆名“谭德轩”,位于北京旧鼓楼外大街六铺炕,是去年什么时候突然冒出来的。古典的高大门脸儿,让人感觉深宅大院似的。
那是一个中午饭点时,几位同事又一起相跟着出去吃饭,由于六铺炕一带的饭馆几乎都尝遍了,所以一出单位门同事自然又是一通嚷嚷,这顿饭到哪儿吃。正拿不定主意时,一个褐色的高大门脸儿一下子吸引了众目光。咦?那儿啥时候开了个饭馆?感觉不错啊,去那儿吧。于是一行人便呼呼啦啦地闯过去。
大门是半掩着的,推门进去,一个高大的影屏从房顶直垂到地,影屏前是条案,摆着饭馆里常见的财神和供品,影屏两边是门,有布帘遮着。
大概是见有人来,门内应声走出一个漂亮女孩儿,笑容可鞠道:对不起,请问,您预约了吗?
预约?我们面面相觑,一下子还真有点儿发懵:没,没有。
女孩儿微微一笑,噢,那对不起了,我们今天已经有一桌了。
嗯?有一桌?不不,我们是来吃午饭的。女孩儿的话让我们不解,我们以为她没有听懂,忙又补充了一句。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对不起,我们已经有一桌了。女孩儿点头。
有一桌了就不接第二桌了吗?我们中一位忍不住嘀咕,声音不小,女孩儿一定听到,但她只是微笑,腰微弯,做出请我们离开的姿势。
啊?真的一天只一桌?!一下子,我们一群人还真愣了,从来去饭馆吃饭,无论饭馆大小,服务员都是笑脸相迎的,还惟恐客人不进门呢,哪有像这样笑脸相送?!
人家不接待,没办法,总不能为了一顿饭吵起来。我们中的一些人已不耐烦走出大门,发呆地站在街上。
这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饭馆,不管人家是否接待。姑娘,把你们的菜单拿来看看好吗?菜单就放在迎门的条案上,按捺不住好奇,我和一位同事说。
对不起,我们今天已经有一桌了。女孩儿再次礼貌地解释,但已显露出几分不耐烦。
噢,噢,我们知道,你们已经有一桌了,你们一天只接待一桌,我们只是想看看菜单,因为感觉这里不错,想以后我们也争取你们的这一天一桌。实在是太想看看究竟了,为了掩饰尴尬,我们不得不又一通无聊地解释。
大概我们的声音大了,影响到里面的客人,布帘挑开,一位服务员走出来,不语,只询问的目光。现在已忘了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记得女孩儿看看那服务员,什么也没说,回身把菜单递给我们。
菜单拿到手,只看了两眼,就让人立马想晕。菜单很简单,一个大概有8开大小的硬皮夹子打开,里面只有一两页,没有具体菜谱,都是商务套餐,只有价格,最便宜的每位500元,稍贵一些的每位2000元,有没有再贵一些的,在女孩儿轻蔑的目光注视下我们没再看下去。
出得饭馆大门,一帮人一阵唏嘘,这样牛的饭馆,一天只一桌,这可是头一次碰到。虽然是否真的如此,也未必,但看那消费价格,想也差不了多少。人家是商务套,一桌肯定得些子人,如此算来,一天一两桌不忙,成本相对也低,钱却不少赚,何乐而不为。商家的算盘珠子,打得精啊。想咱普通老百姓是消费不起了,顶多如我的小同事一阵子牢骚:有什么了不起,不就500元一位吗?非吃他一顿不可,我就不信了。但看看周边诸多国家级大单位大公司,明眼人一定会立刻心如明镜儿,这些大单位的银子哟,精明的商家怕是早已瞄上了。
注:此描述,大概发生在去年底,因为知道了该饭馆的大概价位,想如我工薪阶层概是没有口福享用,便没再去过,现在情况怎样,不得而知。不过照片却是前几日下班时路过拍下的。
——2006年2月28日12时写于北京。
请看后续:《疑似倒闭??》
前一篇:老编手记:闲谈图书分类
后一篇:疑似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