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编手记:人们会记住这样一个人!

(2006-02-14 01:08:04)
分类: 老编手记

老编手记:人们会记住这样一个人!

王选(1937-2006)

  获悉,当年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研发、开创性研制出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被誉为现代毕昇的王选先生病逝,做为出版人,激光照排系统一个20多年的受益者,感慨之余,对他表示由衷的哀悼。
  回想20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实习期一个重要的环节还是下印刷厂排版车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能理解,排版为什么还要下车间,是的,那真是车间,有着机器轰鸣的车间。
  那时的排版车间一般是一个很大的厂房,分三个工序:
  一是铸字工序,即把一块块铅锭化成铅水,按照排版工序下单要求用铅水铸成各种字体、字号的铅字,铅字有点儿像今天银行业务员为储户办手续的签章,只是字都一个一个的,互不相连,并且反写。
  铅字铸好后一排排码齐,送到捡字工序,捡字工序的工人再把铅字按笔划码在放铅字的架子上,一排排一人高,像书架一样,捡字工接到排版任务,即书稿的清样——抄写整齐的每页改错不得超过五处的最终定稿发排样,然后以左手托定了版心尺寸的规矩——一固定尺寸的木板,左边下方钉有垂直木条,看一行书稿的文字,然后穿行于一个个铅字架之间,右手捡字,一个个码放在规矩里。码完一规矩,再捡下规矩。一般来说,规矩以设计人员定的版心为准,即一行多少个字。在整个排版车间,一天工作下来,捡字工大概是走路最多的,因为他们每捡一个字,都可能往返在两个铅字架之间。捡字工一天工作下来,他们的手也是最脏的,因为一个个铅字早把他们的手整黑了。

老编手记:人们会记住这样一个人!

像书架一样的铅字架(示意,高约一米五左右)

老编手记:人们会记住这样一个人!

捡字用的规矩(约16开大小)

  捡字工序完成的工作会被送到下一工序——拼版工序,这一工序的拼版工多为男性,因为一规矩一规矩地铅字要按照内文设计人员的要求,或文字,或图旁串文、或通栏、或……,把规矩里的铅字再按设计码放在规定了尺寸的木板盒里,并且每行字之间还要按要求加上铅条,二分条、四分条甚至页码等,有时候,为了加进一个小小的铅条,还要小心地用锤子敲,让铅条慢慢地与字齐平。而此时,如果一不小心弄散了已码好的铅字,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还要重新捡字,重新再拼版。一页页拼版完成之后,还要像拓碑那样拓成一页页校样,送去校对科校对,校对完成后再修版。校样送校对期间,一块块拼好的版不能那样平摊着,还要编号码好,修版时再一块一块地摆开……如此三个校次,一个排版车间的工作才算完成。
  而今天,由于有了激光照排系统,上面我所描述的一个车间的如此繁琐的工作,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替代,并且不但时间缩短了不知多少倍,这个排版人还可以不走一步路,两手干干净净,这样对比来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无疑为出版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激光照排系统,以我为例,20年里,铅排改激光照排后,先后经历了科印排版系统、华光排版系统、北大方正排版系统,图文书逐渐风行后,又从文字功能较强、但排版命令较繁琐的北大方正系统转到了更具图片处理功能、排版也更加直观的方正飞腾排版系统和具更强图片处理功能的PAGEMAKER排版系统,其技术发展和更新之快,实在令人瞠目,就好比中世纪欧洲之发明蒸气机,从而导致大工业革命一样,汉字的激光照排系统,完成了人类汉语文字文明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我们有幸亲身经历这场革命,同时有幸受益于这场革命,吃水不忘挖井人,王选的名字会被记在历史里,记在人们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