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一年多前,去一位朋友处,碰到朋友的朋友。朋友向朋友的朋友介绍,这位大姐,老博客了,你可以和她聊聊,她写出了不少东西。
朋友这样介绍我,我的第一反应是,博克?那不是蒙古族摔跤手吗?我怎么成了蒙古摔跤手!这里得交待一下,我的朋友和我的朋友的朋友,都是蒙古族,搞设计的,漂在北京。
我正欲发问,朋友又说,大姐,你的博客地址呢?这哥们儿也是博客,你们或许可以成为博友。
噢,我这才恍有所悟,该不是现在网上流行的那个什么博客吧?之前几天网游,刚注意到,博客这博客那的,就猜到和网络有关,却不知何意。
正当我要为自己的无知而愧色时,朋友的继续解了我的尴尬:你那个网址!我忙笑笑,掏出笔纸,写下网址递过去:不好意思,很久不去了,东西也早不写了,都是些旧文,你们想看,就看看。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就笑而附和,大姐,哪里话,您可是老前辈了,我们是学习。
那天,一回到家,我便一头扎进网里。博客到底为何物?当时,几乎所有的搜索引擎都用上了,可最终还是没有准确定义,只明白了是一种个人的网上写作及状态,英文“BLOG”的译音。
前不久,朋友邀我看她的博客,同时也让我博客,因为有前两年玩论坛的经验,让她一鼓动,就也整了一个。可整着整着,就感觉和我过去的玩儿没有什么区别,感觉也和在论坛上写文章、看文章、回文章差不多。既然如此,就叫个人网站或论坛呗,干嘛还非要那洋名!
我和朋友争辩,朋友说,博客相对于论坛更个性化一些。噢,噢~~~~我恍然~~~~还是不明白。
这些日子,自己开始博,也狂看人家博。一位博客在他的博客自白里这样说:我的地盘我做主。又见某名人博曰:几年前我失去了话语权……再看《人民日报》评:博客——中国人之新宠。博客来势之凶涌,大有刹不住车的味道,这才恍然一大明白。
博客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这让我联想,博客的火,会不会与近几年的网络管制有关。几年前,网上论坛(BBS)着实火了一把,一时间口水横溢、板砖满天飞。在网络这样一个若大的海洋里,人们尽情地畅游着、排解着,很多现实中的不能说、不好说,都转而网上。谈情色,谈感悟,谈文学,谈艺术,谈文化,谈教育,谈经济,甚至还谈军事,谈政治……几乎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或许相关部门感觉这样下去不行了,便来了个网络管制,一些人因之遭起诉,一些论坛被廹关闭,一些个人网页也不得不停办。想一想,“超女”的想唱就唱,最终都定性为俗媚,论坛之想说就说,又怎么可行呢!
但是,人是长口的,口不是光用来吃饭的,在它完成了吃饭的功能之后,它总不能老闲着不是!于是,一些终于忍不住寂寞的人,特别是那些网上的写作者们开始蠢蠢欲动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长了经验,不再大喇叭似的随便喧哗了,他们找到了私人小空间,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一些志同道合者、情趣相投者相互走动,网络搭台、文字登场。
记得一次坐出租,听交通台一个段子《写手与作家的区别》,说:作家写文章叫创作,写手写文章叫码字;作家写文章是为了发表,写手写文章是为了兴趣,云云。即是兴趣之作,就要有相同兴趣爱好者来欣赏,来交流,而网络这个平台,正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我写了,贴上去,我的志趣相投者们很快回应,如两个人对话,交流就此展开。
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对少了,交流也就变得难能可贵。久而久之,当交流成为一日三餐,博客便诞生了。BLOG,有人说原意航海日志,那就对了,日志,一天所记也,与日记所不同的是,它更像咖啡屋,朋友间对坐而饮。
而这些日子博新浪,从博得好奇,博得兴致,到博上瘾,再到今天,因为关键词而文章被删,竟博出心跳!即是个人日志,虽然朋友间可以交流,但终还是相对个人的,而如今,新浪如此大张旗鼓地博,博名人,博时尚,会不会有一天,因为“我的地盘我做主”,因为名人的吸引视线,而最终引来又一次肃博?毕竟,这些玩博客的人,并非只一个头脑,一种语言啊。
噢,博客?博客!
——2005年11月17日凌晨2时初稿写于北京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