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待以后讲述

(2005-11-08 23:53:56)
分类: 杂文段子
    2005年7月16日,“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我应邀参加。与会学者及媒体约50多人,以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论文集《求是集》剽窃案为例,对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展开讨论。虽然我被列为发言人名单,但我最终保持了沉默。说起这事,我总感觉有些对不住邀请我的朋友。其实,我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太多话想说,但我最终选择了沉默,因为我耳闻目睹了太多。如果说,单纯一个抄袭事件,或者众多抄袭事件,那也只是道德层面的东西,但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似乎远非这些。抄袭事件行为,是可以用道德规范的,但促使抄袭的根源,恐怕就不是我们哪一个人能够撼动的。那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理由。那天,天很热,又是一个周末,难得那么多学者从四而八方赶来,难得他们有那么大的热情。特别是北师大伍铁平教授,八十多岁了,行动都不方便,还小伙子似的充满了激情。身处其中,我被会场的气氛感染着,却坐在角落里,像一个旁观者。如果有人说我没有正义感,我是断然不承认的,但我选择了沉默,因为说了也没用,说了也白说,我的经验告诉我。今天在网上查资料,偶尔看到那次会议的相关报导,遂想起了那一刻的郁闷。记下这些文字,留待以后讲述。
 
 

留待以后讲述

留待以后讲述

留待以后讲述

留待以后讲述

留待以后讲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铁窗生活
后一篇:博客也上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