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一书的出版经过

(2005-11-03 16:30:52)
分类: 老编手记

200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点击图片可阅读部分章节)

    有朋友找我,说来了朋友,那朋友信佛,他想送他点什么,就想到一本书《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我就笑,你搞错了,尼泊尔可不是一个佛国,尼泊尔是一个以印度教为国教的立宪君主国。他问,那为什么那么佛教徒到尼泊尔朝拜?我说,大概因为佛祖释伽穆尼的诞生地在那里吧。他大概有些疑惑了,又问,那里不是有很多庙吗?我就又忍不住笑,那里是有很多庙,但那是印度教庙,和佛教两回事啊。其实,关于尼泊尔他应该有了解的,这书我早已送他了,想来书多,他看得走马观花吧。
    不过,即便看过,记不大住,也在情理之中。我看书稿算仔细,反反复复,看了改,改了看,一部稿子一折腾就是一年,但要我百分百记住,也不大可能。所以,每到这种时候,与朋友解答之余,我还是首先想到书。
    说起这本书,有些许偶然性。那是一年多前,驻尼泊尔武官卸任回国,我在院子里散步,偶然碰到他。因当时尼泊尔王室惨案刚发生不久,在互道问候之后,话题自然转到了这上面。当然之后再转,尼泊尔的局势,尼泊尔的风土人情,尼泊尔的……这位武官,以我的观点,该算一位文化武官,因为他老早就去了画家协会,他的画作在军中还小有名气,且文字也不错。出于职业习惯,加上对尼泊尔的兴趣,在一通海聊之后,自然谈到了约稿,当然,早些时候,他有写作意向和创作意向,我都了解。因为谈得不错,约稿事当然一拍即合,虽然是在散步的路上。大概半年之后,他如期完成写作,把一部全面介绍尼泊尔的文稿交给了我。此外,还有他在任四年中,拍摄的千余张关于尼泊尔的照片。
    说实话,在看这部书稿之前,我对尼泊尔尽管有兴趣,但概念并不多。尼泊尔能让我有印象的,也只是中学时所背的地理知识: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而那,也只停留在文字上。近几年,有了黄金周,自费出国游热起来,尼泊尔也成了很多背包客向往的地方,所以,做这本书,我有感觉,虽然不可能像畅销书那样。而事实,也确如我所估计,书一出版,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即开始电话要书,紧接着,一些不知名的陌生人,也七拐八拐地打来电话,不是要书、买书,就是极廹切地咨询,那架势,让人真感觉自己真到过尼泊尔,对尼泊尔真的了解,自己真的就是尼泊尔问题专家!这感觉有点儿像演员演戏,一部戏演出彩了,再想其他角色,怎么演,观众都可能把他定位回来——成了特型演员了。当然编辑的这种感觉期并不长,除非他永远不涉足其他内容的选题。于是,我这个伪尼泊尔问题专家,便开始堂而皇之地给人家讲起来:尼泊尔怎么怎么,尼泊尔怎样怎样,到了尼泊尔最好不要穿牛皮鞋,尼泊尔天天都是节,尼泊尔比较忌讳什么什么数字,尼泊尔反政府武装又怎么了,尼泊尔人喜欢什么……当问想从尼泊尔进点儿东西来做,我又开始班门弄斧地开始给人家支招,什么东西那里人稀罕,那里的什么东西不错,带回来准好卖等等等等。我就这样一遍遍不知疲倦地给人家讲着,但哪如他自己读书来得准确和记忆深刻?所以,我得省省口水,有兴趣的朋友,你还是自己看吧。《喜马拉雅山那边——走进尼泊尔》一书的出版经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