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剑书情201211——跟着蒋勋细品《富春山居图卷》

标签:
蒋勋富春山居图卷书评晓剑书情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不记得是谁说过,买书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事情。这次趁着京东书城搞折后满200减80的活动,又淘到一本好书:蒋勋解读的《富春山居图卷》,于是又跟着 蒋勋老师开启了一段美的旅程。
对富春山居图卷,应该并不陌生:在杭州上大学的时候,不下十次去过位于西湖边的浙江省博物馆,应该见过这幅馆藏的珍宝。2011年3月的两会,温总理答台湾记者问时谈及:“几百年来,这幅画(富春山居图)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院。我希望两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以《富春山居图》合璧暗喻两岸统一。于是,2011年6月,有缘人促成了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和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平凡如我,自然无缘到现场一睹真迹,好在蒋勋老师体贴凡人,知道我们一时无缘得见,也知道我们即使亲临现场也不一定看得懂这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和它背后的动人故事,所以特意写了这本书进行导读,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赏。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八十二岁前后创作的富春江山水长卷,是中国长卷美学发展到巅峰的杰作,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通过蒋勋老师的导读,我才知道为何好好一幅富春山居图会变成《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而散落在两岸:清代顺治七年(公元一六五○年),经历三百年,收藏家吴洪裕(号问卿)得到《富春山居图》长卷,爱不释手,临终不能瞑目,下令侄儿火殉,这张画因此烧断。烧断以后,前端五十一厘米,目前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后面五分之四长约六百四十厘米,收藏在台北故宫。原来一个人对画的痴迷会严重到火殉的程度,精研易理的大痴道人已算到这幅画会被后人巧取豪夺,可知后人的“痴”比他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才知道《无用师卷》被赝品捷足先得,导致次年入宫的真迹反而被乾隆皇帝当成“赝鼎”而收藏在大内,又在开卷题了一幅字又躲过一劫,“潜龙(乾隆)勿用”不知道算是讽刺还是历史开的玩笑?作为一幅名画真是有福气,600多年前元朝时期流传下来的画作,《剩山图》的每一任藏家都有名有姓,在各人手头把玩传承一二十年,又流传开来去陪他的下一个主人,直到1956年才由大画家吴湖帆捐赠给浙江博物馆,找到目前的归宿,而普通人如我,却连自家家谱都无缘得见,可叹,可叹。
在介绍了大痴道人黄公望的生平和这幅名画的传承有自后,蒋勋老师开始引导我们真正进入一幅画作的欣赏,从题款、到钤印,包括古人如何边展边收欣赏一幅长达700多厘米的画卷,站在人生和历史的角度,对画作的美学价值及历史价值进行深度剖析,引领我们赏析浑厚大气的长卷风景,一一解读画卷中的深刻隐喻,娓娓道尽一条河流在历史中的故事,以及画卷背后独特的东方美学和人生哲学。在观赏的过程中,蒋勋结合黄公望的《写山水诀》,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欣赏一幅古画,用的是什么笔法,山应该怎么画,水应该怎么收,娓娓道来,令人大开眼界。蒋勋还特意提醒我们,在长达700多厘米的巨幅长卷中,那几个不起眼的林中荷锄的樵夫,水上垂钓的渔人,岸边峨冠博带的士人,这些隐逸之士,才是历史兴亡之外,江山真正的主人。随书还附赠了可以展开的四折长卷,虽然是复制品,但是通过蒋勋的解读,仿佛“如坐舟中,舟行江上,忽远忽近,忽快忽慢,两岸山势随季节晨昏晦明变化莫测。”
跟着蒋勋欣赏一幅名画,不仅是视觉的享受,也是文学的享受,作为美学家,蒋勋的导读文字有着一种别样的魅力,这一年来,有《蒋勋细品红楼梦》和《中国文学之美》的音频讲座陪伴,对蒋勋老师的声音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读他的文字还真是不多,这本《富春山居图卷》让我对他的文字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这段:“天空水阔,扁舟并行江上,时间的漫漫长河流去,有缘份同走一段路,打声招呼,如此宁静,无有牵挂。” 再看这一段,“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多么美丽的文字,让人放下满心的经纶事务,仿佛也跟着大痴道人,也跟着蒋勋老师,悠游在富春山水之间了。
展卷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为公事跑了一趟省城杭州,一天来回千里,很是辛苦,但是受这本《富春山居图卷》的影响,且带着看山水画卷的心情看待沿路的风景,于是高速公路两旁,曹娥江的美丽景色,仿佛变成了一幅画卷,随着车轮慢慢展开,那山,那水,那树、那船,和大痴道人600多年前看过的大好江山,可曾有太大的变化?归来的时候是下午,经过层峦叠嶂的天台山,刚好一缕阳光从右侧照射下来,仿佛眼前的不再是普通的山水,而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我们何幸,在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美丽时节,看到这么动人的画卷?虽然行旅匆匆,但是用看风景的心情,再枯燥的旅途也不会寂寞了。
晚上临睡前,给小儿讲故事,又把黄公望的生平,富春山水图卷的前世今生,一一讲给儿子听。希望明天有机会,跟小家伙一起展卷再读一遍这美丽的富春山水,改日有闲暇,再带他身临其境,感受美丽中国的别样风情。
(2012年11月30日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