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挖野菜

(2022-04-21 10:44:22)
标签:

杂谈

分类: 平淡的日子

周五晚上女儿微信让我们屯点菜啥的,万一跟上海一样了,还有吃的,还能物物交换。我说不会的,毕竟是首都。嘴上这么说,第二天早上去唐指山水库看梨花,我带上剪刀,塑料袋,准备挖野菜,万一我还有野菜吃。

刚进入水库管理处那条路,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扯一种野草,或者长老了后是我小时候司空见惯的砍回家当柴烧的灌木,一直不知道名字。我问老太太是啥,她说茵陈。我惊了一下,这就是这两天朋友圈里几个人晒的茵陈?我问她吃过没有?她说没吃过,听人说能吃。我扯了一根,特意观察了根部是紫色,问她是茵陈吗?她说是。我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在路边,边走边找,路边路基缝里不时冒出几束,扯一根看根部,确认是的,心里就想着弄点回去吃吃看。

沿山边路走进田野,远远地看见梨树已经开花,雪白一片。快到时,发现石子路上停着一辆车,田里三个人在挖野菜,我一看,我的脚下踩着的不是地菜子(荠菜)吗?马上拿出剪刀开始挖,其中两人路过我身边,我问她挖的啥?她给我看,是一种有浆的野菜,我问:没采荠菜吗?她说她老公采,他们分工合作采不同的野菜!

某人急得问:你今天出来的目的是啥?不看梨花了吗?

我:看花与采野菜都是我的目的!

他无奈,只好耐心等待。看田里野菜不多,我才离开。

走进梨树林,花开得正好,地下铺满了有机肥,稀稀落落长了些野菜,盖不住裸露的土地。梨树修剪得也不好看,与去年在周庄看的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差太多,心里便失去兴趣,注意力又转向了地下,以寻宝的细致心找野菜。

走了几行,马上要走出梨树林,突然发现地上长满了绿色的茵陈,幼嫩可爱,不是刚才在路边看见的发白色,不敢确定,拍照问同学,她给我发来图片,对照看,除了颜色有点不一样,也没趴着,但根部是紫色,我觉得是,他说不是。管它呢,先采再说。扯满一袋,在他的劝说下住了手。

梨树林外的田里,我一眼就看到了满地荠菜,田里土肥,荠菜长得肥嫩,叶子宽绿,某人就不认识了。这让我更坚信刚才的是茵陈,梨树林阳光不够,土肥,茵陈才长得肥嫩,颜色偏绿。

我一田垄一田垄地挖荠菜,刚开始是不管肥瘦大小,全不放过,等采了满满的一袋,我只找肥嫩的挖。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空旷的田野中飞着柳絮,我们被两片雪白的梨花林包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土地的芬芳似乎都能闻到。我仿佛看见小姑娘时的自己,穿着花格子外套,梳着两条黄黄的细辫子,在家乡的田间地头、山沟山脊挑野菜,每发现地上的野菜,兴奋开心地蹲下去挖,仔细抖掉泥土,放入篮子......我眼前晃动的那个小孩,让我有些激动,好久没有回味儿时的感觉了!我热出了汗,我还意犹未尽地低头盯着田垄,久久不愿离开,生怕那种感觉消失。

回到水库管理处那条路上,发现地上有遗留的茵陈,我再次比较后,捡起来,放入袋子里。回到家,我采的偏绿的茵陈(姑且就是茵陈吧)已经有些变白了,比较来比较去,根本分不清,闻味道,都是一样的中药材香味。

挖野菜

挖野菜

择洗干净,迫不及待地包了荠菜饺子,粉蒸茵陈。某人还不相信我采对了,不敢吃,我一个人吃了大半盘。担心了一晚上,第二天啥事都没有,我这才放心大胆地凉拌了另一半,比较下,凉拌的更好吃。

剩下的荠菜开水焯过后,捏成团冷冻起来,看着满满的冰箱,前天小小的担心食物不济的焦虑,消失殆尽,心里充盈着富足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休假第一天
后一篇:最爱的颜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