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与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属于牛科原羚属,均为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有蹄类动物。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稀少,根据我们研究组长达14年的调查研究,目前其种群数量仅存300只左右,并且只分布于青海湖流域。由于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普氏原羚被国际自然联盟IUCN评为“CR”级,并在1989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为国家十五大重点珍稀动植物保护工程之一。藏原羚在青藏高原上分布广泛,但种群数量不大,而且随着人类对高原草甸的开发以及家畜的急剧增加,藏原羚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藏原羚被IUCN列为“LR”级,并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普氏原羚与藏原羚分布区并不重叠,唯一发现普氏原羚与藏原羚同域分布的地点是位于青海湖流域布哈河上游的天峻县生格乡。作为两个近缘物种,普氏原羚与藏原羚在形态上比较接近,那么,野外如何识别这两个物种呢?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研究,普氏原羚与藏原羚在形态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同。
首先是角形。普氏原羚角形粗壮,角向头后弯曲,同时角尖内弯,也就是说普氏原羚的角具有至少两维的弯曲。也是因为这种相对特别的角形,普氏原羚又被青海的葛玉修先生等命名为中华对角羚。藏原羚角形细长,角仅向后弯,即一维弯曲。

典型的普氏原羚的雄性个体

典型的藏原羚雄性个体
其次是体色。体色是识别普氏原羚与藏原羚雌性个体的主要特征。典型的普氏原羚体色为棕黄色,而藏原羚为暗灰色,这种差异在两物种直接面对时最为清晰。当然,由于年龄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体色也会有所不同,但体色仍旧是值得信任的特征。
典型的普氏原羚雌性个体

典型的藏原羚雌性个体
第三个是体型。普氏原羚体型健硕,成年雄性普氏原羚的体重在27公斤以上,成年雌性普氏原羚的体重也在23公斤以上;而藏原羚体态轻盈,成年个体体重很少能超过20公斤。
有时普氏原羚与藏原羚的识别是很困难的,比如观察距离很远、天气阴沉,这时还要结合生境特征。普氏原羚相对更喜欢平坦的草场,而藏原羚更多的会活动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