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2020-09-12 05:17:47)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然_景观_胜迹
原文地址:慈城清道观(上)作者:paopaomao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皆为慈溪县治。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宁波边上的慈城,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37年吴越勾践时期。房玄龄的孙子房琯因吃了败仗被贬到这里做了县令,他心心念念不忘长安城,依照当时国都的规划建了个迷你版。这些,如今都在?如今怎么可能还在?带着疑虑,甚至预备好的失望,我走进慈城。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慈湖位于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北门外的阚山脚下。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房琯为县令,房琯上任后,把县治迁至今慈城浮碧山以南,仿效古都长安一街一河双棋盘,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重建县治,并下令开挖慈湖,以灌溉农田。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阚峰巍巍,慈水涟涟。走进慈湖,穿越千余年历史文脉,慈湖人文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汉代的 董黯、阚泽,唐代的房琯,宋代的杨简、 王安石,明代的 罗贯中等历代名贤都在慈湖留下了踪迹。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清道观,位于浙江宁波慈城镇,历史悠久,是江浙最负盛名的道观之一。据县志载,清道观始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后废。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由道士叶景虚重建,时在道观右侧建东岳行宫,请尚书楼钥题匾额,观名为列仙游馆。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道士王智静将邻近至道”“崇寿两宫并入,改称清道观。建国后,清道观保存完整。文革中被拆除,山体也被采石炸断,风水上为龙脉被伤。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慈城清道观历史悠久,是江浙最负盛名的道观之一。据县志载,清道观始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后废。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由道士叶景虚重建,时在道观右侧建东岳行宫,请尚书楼鑰题匾额,观名为列仙游馆。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道士王智静将邻近至道”“崇寿两宫并入,改称清道观。建国后,清道观保存完整。文革中被拆除。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清道观已从传统的道教敬神祀仙,道士斋戒礼仪、修身养性的场所,进化为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之所。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作为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建设的重要工程,清道观于2004年至2007年重建。在对原清道观的建筑格局及风格进行大量考证的基础上,恢复了山门、仪门、雷祖殿、东岳殿、东岳退居殿、戏台、玉皇殿、三清殿、关圣殿、十王殿等建筑。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位于慈城东门外塔山之上,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炼养性,以及进行各种有关活动的场所,唐宋两代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慈城清道观的命运结合。元以后,历经毁坏、重修和扩建,到民国时期,清道观槐荫夹道,松皇满亭,依山建筑共有七层,阁、厅、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胜记,尤以巨钟而闻远近,该建筑于文革期间拆毁,现正重建。

[转载]慈城清道观(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