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2020-03-02 14:04:10)
	
			
					(2020-03-02 14:04:10)		|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然_景观_胜迹 | 
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建成于1955年3月的中苏友好大厦是当时的“苏联老大哥”派专家帮助设计兴建的上海第一幢展览馆。这幢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上海的一个制高点。
 
中苏友好大厦是苏联专家在沪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建筑,外立面仿效圣彼得堡海军司令部大楼,“苏式”得毫无争议。建筑严格的中轴对称分布;层层向中心聚拢增高,主楼高耸;平面规整有如“蛋糕”切面;庄严、稳重,广场恢宏。
中苏友好大厦,坐北朝南,正南有大广场、喷泉。
 
中苏友好大厦由苏联中央设计院设计。苏方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央设计院的建筑师安德烈耶夫、吉斯诺娃夫妇,以及结构工程师郭赫曼,三人都是斯大林奖章的获得者。中方则派出华东建筑设计公司总建筑师陈植、结构工程师蔡显裕、设备工程师赵忠邃等70多名人员,陈植任中方专家组组长。
1954年3月,安德烈耶夫夫妇查看哈同花园现场;4月中旬,郭赫曼也来进行实地考察,陈植等中方人员陪同。当天晚上,郭赫曼在上海市举办的招待宴上喝醉酒说了大话,“工程 5月1日可开工”。第二天,上海报纸上头条新闻刊出,郭赫曼自己也大吃一惊,立刻打电话给在北京的安德烈耶夫。当时,华东建筑设计公司的张乾源、林俊煌、李连霞、刘秋霞等人,已经参与北京苏联展览馆的设计工作,同时跟随苏联专家学经验,为日后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的建设做准备。据张乾源著文回忆,安德烈耶夫紧急召集他们开会说:“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所以我们只能靠集体努力,千方百计达到这个目标。”
最终,只用了7天时间,中苏友好大厦百分之一的设计方案图就完成了。1954年5月1日,中苏友好大厦动工典礼举行。5月4日,工地正式开工。
7天出图(设计方案图),20天内开工,10个月完成建造,简直是个奇迹。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当年耸立在中央大厅门前的中苏友好雕像。现在已变成科技人员形象的雕塑。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苏友好大厦建成已有60年,2001年大厦耗巨资进行了大修。不仅加固了结构,提升了功能,还力争做到修旧如故。现在走进建筑内部依然感到富丽堂皇面貌如初。
中苏友好大厦建成已有60年,2001年大厦耗巨资进行了大修。不仅加固了结构,提升了功能,还力争做到修旧如故。现在走进建筑内部依然感到富丽堂皇面貌如初。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苏友好大厦不仅给中国建筑领域带来了技术和经验,也带来苏联的意识形态。中苏友好大厦的建筑和内部装饰无处不体现了苏联的用“民族形式”表达“社会主义内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 [转载]上海第一高楼(6)中苏友好大厦](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