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2018-09-11 19:32:1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然_景观_胜迹
         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1929年,雷亮家族向香港政府購入旺角荔枝角道119號,興建雷生春樓。  雷生春樓於1931年建成,地舖為雷亮的台山同鄉兄弟雷瑞德中醫師(他後來與雷亮和另外三人合作創辦九龍巴士)開設的雷生春醫館及葯店,上面三層為雷亮家庭成員的住所。雷生春葯品在當時廣受附近居民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雷生春跌打葯店在數年後結業,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約1980年代開始,雷生春住宅部分長期荒廢,但地面商鋪仍在營業 雷生春樓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是具有古典意大利建築特色的唐樓,建築物的名字源於一對對聯,寓意雷生春所生產的藥品能夠妙手回春。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2000年,雷亮的後人向古物古蹟辦事處提出將雷生春捐贈給港府,古物諮詢委員會同年將雷生春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2003年10月7日,港府正式接收雷生春。2004年,雷生春開始修葺,工程於2005年中完成。之後香港政府研究雷生春未來用途,計劃邀請私人發展商提交方案,將其發展為結合文化與商機的新地標,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雷生春樓高4層,以鋼筋混凝土築建,樓面面積為762平方米,是典型的「走馬大騎樓」唐樓,結合現代流線(裝飾藝術)風格的橫線設計與古典元素,這可從其方型框架及其上的欄桿裝飾得見其建築特色。
  雷生春正門設於荔枝角道和塘尾道交界,建寬闊用石磨柱支撐的露台,能抵禦風雨及阻隔陽光,有助降低室內氣溫。大樓頂層外牆嵌有家族店號的石匾,這些設計都是本地戰前騎樓的典型建築風格。大樓正面設計甚為精緻,富有古典意大利風格,如樓頂凹凸不平的山牆即為一例,位於塘尾道的側門入口設有後院。至於大樓的弧形主立面,則是為了遷就道路交界的窄角而特別設計。結構方面,雷生春的外牆為紅磚身外加灰泥批盪;樑、柱則以鋼筋混凝土製造,1、2、3樓均建有伸延出行人道之上寬闊的外廊。它可說是香港戰前騎樓式建築的代表。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2009年2月17日港府宣佈香港浸會大學從30份遞交的申請書中,成功獲選參與活化雷生春計劃,獲得政府資助2千8百萬港元,將雷生春發展為集中醫藥保健服務、公共健康教育、歷史文化展覽於一身的「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雷生春堂」,設有5間灾⑹摇1間售賣中藥及涼茶的店鋪、展覽場地和一間屋頂草藥花園,活化後將提供內科,骨傷及跌打科,推拿科和針灸科的中醫門苑眨瑏K會定期舉辦義裕送猓行囊鄷提供教學、實習機會和培訓課程,並舉辦中醫藥展覽、健康講座,也會連結浸大現有的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和中國銀行中藥標本中心發展成為中醫藥展覽系列,並為參觀團體提供導賞服務。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瓦砵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石刀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茗器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出產光緒三年的妝鏡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磨(擂)盆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转载]香港一幢名叫"雷生春"的樓房
保留了原本的地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