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过秦论》的现实意义
(2016-10-15 13:08:56)
标签:
转载 |
分类: 历史_文化_法治 |
原文地址:《过秦论》的现实意义作者:铁木唐
题解:请不要误会‘现实’二字,这是指汉文帝时代。因为《过秦论》是贾谊提供给汉文帝的,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引号里是原文。
铁木唐2015年9月19日于长沙——抄几段古文
秦兴:”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暴政:”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待也。“
无道:”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无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穷困,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通,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秦亡:”秦王足己不问,遂问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唐·杜牧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铁木唐按:”后人复哀后人“这样的重复,黎民百姓世世代代苦难深矣!!!
前一篇:[转载]评说“铁道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