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常见几种有趣的“永动机”

标签:
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 |
分类: 数据_资料_学术 |
我们知道,永动机有两类: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学者进行开发“永动机”,其中不乏很多科学家,下面列举几种有趣不可实现的永动机。
一、重力“永动机”
例1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在轮子转动过程中,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平衡的力矩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而且可以不断地向外输出能量。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该装置就能永不停息地转动,并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
B.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它一个初速度,它能永不停息地转动,但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并不能对外做功.
C.右边所有小球施加于轮子的动力矩并不大于左边所有小球施于轮子的阻力矩,所以不可能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
D.在现代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这种装置可以永不停息地转动,在不消耗其它能量的基础上,还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
解析:该设计中,当轮子转动时,虽然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但是右边小球的个数总比左边的少,实际上右边所有小球施加于轮子的动力矩等于左边所有小球施于轮子的阻力矩,轮子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且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轮子一个初速度,轮子就能依靠惯性永不停息地转动。故正确答案为BC。
二、风力“永动机”
例2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
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风扇吹出的风对风帆有向前的作用力,风又给风扇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内力,小车不会运动,故选D.
三、浮力“永动机”
例3
解析:这种浮力永动机像所有的“永动机”一样是不可能工作的。浮力是依靠上下压力差形成的,如图5所示,设小球体积为W020121205742615411668.gif圆柱.即等于以小球中心截面为底的,以h3为高的圆柱所排开的水受的重力.很显然,F1+F2不会大于F3,整个系统将向下运动,直到容器中的水流完为止。
四、磁力“永动机”
例4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可行
B.不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不可行
C.不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行
D.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行
解析: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把上面的磁铁取走,则小球第一次从上面的P孔掉下来,对外做功后,小球就不能再回到P孔,小球之所以能对外做功,是依靠磁铁不断对小球做功,所以这个设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行的,选项D正确。
五、电场“永动机”
例5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一部机器,可以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所以想要实现一种不需要向它提供能量但又能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是不可能的。题中设计方案的错误之处在于设想的静电场是不可能存在的。理由如下:假设空间中存在这样的电场,即该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但相邻电场线的距离不等,如图8所示.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在该电场中找到两个等势面,图中的W020121205742615731236.gif平行,距离设为d,由题意知:
由此得到W020121205742615887448.gif;
显然这样的静电场是不存在的。
六、放射性永动机
例6
A.金属箔是由于吸收到α射线而张开的
B.金属箔是由于吸收到β射线而张开的
C.此装置可看作是第一类永动机
D.此装置可看作是第二类永动机
解析:放射性元素钍具有β放射性,出射的粒子──电子被金属箔所吸收,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金属箔张开。随着放射性元素钍不断地进行β衰变,它所提供的出射粒子──电子的数量将不断减少,所以这种装置并非“永动机”,故正确答案为B。
结语:科学在不断进步,永动机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中国乃至世界不知有多少民间科学家甚至专家,学者,教授,花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金钱、心血来坚持不懈地寻找这样一种不存在的事物,不能不令人扼腕。他们之中当然也不乏别有用心的骗子,常见的手法是出售或转让他的“永动机图纸”、“永动机技术”等等。其实,只要一些最最基本的物理学常识,就可以识破这种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