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14
(2015-01-06 21:17:50)分类: 生活点滴 |
记得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日记,实在写不出来,可以摘录笑话代替。
我总是三分钟热度,开学头两天的日记写得非常详细,自己也非常满意。慢慢地,时间长了,我就犯懒了,日记先是越写越短,后来发展到干脆不写,以致于每到周日晚上,我都得绞尽脑汁回忆自己这周都干了些什么,实在想不起来的话,就从《读者》上摘上一则笑话应付了事,因为周一要检查。
真没有想到,大学毕业之后,我成了一个靠码字为生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人都开始用电脑写日记了,很多人开始把日记写在博客上,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是不写日记的,在这个什么都追求速度的时代,发发微博和朋友圈似乎就够了。
不过,我的一位前同事依旧保持着手写日记的习惯,虽然不知道他每天写些什么,但据他说,他家里有一个柜子已经装满了他从小到大的日记本。是啊,要是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从初中到现在,也该写了18年了,应该也能写满一个柜子。
将来,我那位前同事可以根据日记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一切,而我却只能想起一些记忆片段,从这点来说,我是羡慕他的,好记性真的不如烂笔头。
扯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记录自己生活的人,说白了,我就是一个懒人。但是每当挥别一年的时候,我想,我还是应该静下心来,记录些什么,这样,就算我不能想起自己每天都经历了什么,我知道我在这一年成长了多少。
虽然2014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它还没有走远,趁着记忆还很鲜活,抓紧时间把它记录下来。
我没有想到,2014年的最后一秒,我是和小伙伴们在厦门演武大桥上度过的。远处放起了烟花,望着壮美的大桥、平静的海面和灯火零星的鼓浪屿,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既然时间留不住,不如期待更好的未来,至少这一刻,我们都不是一个人。
2014年,我经历了很多,有欢笑也有悲伤,有汗水也有泪水,如果非要给我的2014年一个定义的话,我用“精彩”这个词。
这一年,我30岁了。正式迈入了奔四的行列,一直觉得自己还年轻,精力也还挺充沛的,不知不觉就老了,额头上也有了皱纹。老妈一直说我老了,但也有人说我年轻,不管怎么样,人老心不老就好了,也该为未来好好考虑了。
这一年,我失恋了。感情的事情没人能说清楚。痛苦过,也挣扎过,最终还是走出来了,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同时,对人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不过,我并不后悔,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就像朴树唱的那样: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这一年,我搬家了。在偌大的北京有了一个小小的家,最该感谢的就是爸妈,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和最无私的。买房时,他们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又来北京帮我装修房子,给了我一个温馨的能够称之为家的房子。也是他们,在我情绪最低落、工作最繁忙的时候,陪伴我、支持我、理解我,帮助我走过那段灰暗的时光,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爱,知道了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这一年,我去过了很多地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跑步比赛和活动,马拉松、光猪跑、彩色跑、欢乐跑、公益跑……拿到了很多奖牌。回头望去,奖牌就静静地挂在墙上,每一块奖牌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故事,每一次旅程都令人难忘,主要还是因为有一群自己奔跑的伙伴们,在他们身边,我就不会感到孤独。
跑了6个全程马拉松,在郑开实现了破4,在衡水当了兔子,也在芝加哥刷新了PB。因为总是晒跑步,同学朋友们还以为我成专业跑步的了,其实不然,我就是个业余跑者。我爱跑步,是因为可以和喜欢的人们在一起,他们总是充满正能量,让我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这一年,我们出了一本《领跑者》杂志,一本中国人自己的跑步杂志,被任命为执行主编,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如何在低落的情绪中把第一本春季刊的工作完成的。经过了一年的努力,《领跑者》在跑圈已经小有名气,算是基本站住了脚跟,我们也做了许多和跑步相关的工作,比如和北马、厦马的合作,比如为李宁10K、欢乐跑中国提供服务,也认识了很多跑友,看到越来越多人因此跑起来,越来越多人成为marathoner,我打心底里高兴,没错,我们都是真正的领跑者,再辛苦也值得了。
这一年,德国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从1994年开始喜欢德国队,到2014年,正好20年,终于等到这一天。或许我永远忘不了终场哨声响起时,那喷涌而出的泪水,那是幸福的泪水吗?应该是吧,但我自己知道,泪水中也夹杂着委屈,等待的委屈,谁又能懂呢。老天爷还是待我不薄的。
这一年,看的书不多,看的电影也不多,时间都去哪儿呢?哈哈,看来都被用在跑步上了。
2015年会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希望它会更精彩。
最后,还是那句话,2014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