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开破4

(2014-04-06 19:38:05)
标签:

马拉松

分类: 体育人生

郑开破4

冲过终点的那一瞬间,官方计时器显示的是3:54:47。4小时之内跑完全程马拉松,也就是“破4”,我做到了。

那一刻,我原以为自己会很兴奋,甚至激动地流泪,或者大喊大叫地发泄一下,过去一个月,有太多情绪积攒在心里了,但我没有。我甚至比任何时候都还要平静,而且我也累得说不出话来了。

一名志愿者为我披上了浴巾,搀扶着我向前走,大腿的乳酸堆积,疼痛感让我一步都不想再迈出去了,而在此之前,我已经忍着这样的疼痛跑了近1个小时。我的脑子几乎一片空白,机械着跟随着志愿者,前往领物休息区,我只想喝水,当然,也惦记着领取完赛奖牌。虽然是第二次全程马拉松,但在这里,我才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枚全程马拉松奖牌。

领物休息区早已人山人海了,后来查名次才知道,我是男子组第1047名,也就是有超过1000人在我之前越过终点线,也难怪那里热闹非凡了。永远都会有人比我快,也会有人比我慢,所以我不跟别人比,我只跟自己比,能跑进4小时,对我来说就是胜利。其实对所有参赛者来说,站上起跑线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胜利了。

渐渐地我恢复了一些意识,经过短暂的休息,大腿的肌肉似乎不像之前那么酸疼了。自豪、满足、喜悦这才慢慢涌上心头。在去年10月的北京马拉松后,我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那次是半程,这次则是全程。上次是目标是“破2”,这次是“破4”,我都做到了。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12月底在海南儋州的没能实现“破4”也是正常的,因为我当时没有进行细致的准备,也没有达到那个实力。那时候,我刚进行郑开马拉松备战计划不久,跑量还没到位,没有在比赛前准备盐丸,没有练习过爬坡,不了解赛道起伏情况和参赛人数,更要命的是比赛前已经感冒了一周了。所以在儋马半程过后,问题被放大,我开始有了抽筋的迹象,一路狼狈地跑下来,如果不是有刘阿姨在后半程的陪伴,我能不能完赛或许也是一个问题。

我所在的领跑者跑团的一位大哥老吴因身体不适在郑开半程退赛,比赛后,他总结道:马拉松是一个气场很大的东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和运气。马拉松是一个很精细的东西,任何问题都会被放大显现,混不过去的。

的确,要想在一场马拉松中达到自己的目标,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更需要自己之前认真的准备和科学的训练。在开赴郑州前,领跑者跑团就已经有两人退出了,一人发烧,一人膝伤,之前他们也为比赛进行了细致的准备,但运气这个东西,谁也说不好,为了将来能跑得更多跑得更好,理智地退让是正确的选择。

站上起跑线的,有四名准备跑全程的团友在半程退赛,三人是因为旧伤复发,一人是因为跑不动了,在马拉松中,坚持到底未必是好的,退赛则更需要勇气,值得敬佩。对了,还有一名团友没能完成“破4”目标,因为他没有按照之前既定的配速计划跑,中途还换了一双袜子,如此折腾,确实影响了他的成绩。

的确,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引起大反应,而我很幸运,没有发生太多的状况。只是在跑过32公里后,大腿的乳酸堆积情况非常严重,每迈一步都是疼痛,到了35公里后,右大腿后侧干脆也有了要抽筋的感觉,幸运的是,没有真正抽筋,我吃的盐丸肯定是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我的大脑还算足够坚强吧,没有让疲劳感击倒,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破4”,我也相信自己能做到。

为了能在郑开马拉松上实现“破4”的目标,从去年11月,我就已经开始投入备战了,有条不紊地执行着训练计划,这是我在准备北马半程的经验,只要认真执行计划,一定能实现目标。即使天寒地冻,即使雾霾严重,也没有阻挡我和团友们的前进的脚步,在儋州实现首马后,我练得更加刻苦了,除了日常跑步,每个周末,我们还相聚奥森,跑一个长距离,在那里跑完了好几个32公里,时间和配速也是比较让我满意的。1月,跑量首次突破200公里;2月只有28天,跑量也差不多达到了200公里;3月,比赛前两周开始减量,我反而不焦虑了,能少跑就少跑,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计划,自己的身体需要得到好好休息了,恢复能量后的身体才能把更多的力气用在比赛上。

更让我心里有底的是这次参加郑开马拉松是集团军作战,领跑者跑团浩浩荡荡地有十多人开赴郑州,已经完成了5个马拉松的谭总也给我们当“破4”兔子,而且有了很好的后勤保障,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让每个人都可以更加专注于比赛。不知道什么原因,比赛提前发枪了有6分钟,还在拍照合影的我们匆匆踏上42.195公里的征途,大家一开始都紧密地围绕在谭总这只兔子身边跑,慢慢地,有人跑前面去了,但我注意到的是一个个团友掉队,有人旧伤复发,有人腿抽筋,有人胃痉挛,有人“撞墙”,跑到35公里,就剩下我和谭总两人在一起跑了。

跑过40公里,我的感觉也是非常痛苦,干脆停下来走了两步,调整一下,但谭总没有丢下我,他放缓了脚步一直在等着我,一想到也就只有2公里了,我一定要坚持下来,因为那时候,我的目标已不仅仅是“破4”了,更是要战胜陈冠希的最好成绩3小时55分。

跑过42公里,最后的195米,已经能看到终点拱门了,赛道两边是热情的开封市民,但对我来说,那是最痛苦的195米,我强迫自己坚持住,甚至还加快了点速度,在冲线前高举双手。那一刻,我也看到了等在终点的团友们,他们在为我们拍照,为我们喝彩,为了留下更美的画面,我笑着冲过终点,但马上就疲态尽显。

准备离开时,我站在开封龙亭公园湖边做着拉伸,小腿肌肉非常僵硬,随时有抽筋的可能。一群志愿者走过,他们希望跟我合影,我也有了当明星的感觉,也把挂在脖子上的奖牌脱下来给他们中的一人戴上,马拉松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愿意与他们分享,他们也郑开马拉松服务,也是十分辛苦的,感谢他们。

马拉松比赛总是能一次次感动人。在回京后的总结会上,达成哥说他在比赛过程中,有那么几次眼眶湿润,我又何尝不是呢。随着人流迈过起点线时,我被自己身处这样的人流中的氛围感染了,眼眶一下就湿润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是为自己感动,也为所有参赛者而感动吧。沿途,很多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为我们加油,虽然我没有办法一一回应并感谢,但我从心底感激他们。

还有两个瞬间让我感动不已,在跑过半程终点时,我看到一位姑娘激动地拥抱着跑过来的男友,再往前跑,我看到了一对年迈的老夫妇携手向前跑。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对年纪上了80岁的夫妻。马拉松从来不缺这样温暖的故事,我期盼有一天,能和我的爱人一起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也期待有一天能在马拉松的终点见到家人的身影,他们会是我坚持跑到终点的动力。

郑开马拉松结束了,我不想为“集邮”而跑马,下一个比赛应该就要等到下半年的北京马拉松了。总的来说,我感谢过去几个月努力的自己。跑步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不管是跑步,还是马拉松,都不应该是最重要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在等着我去做,跑步和马拉松不是我逃避压力和责任的一种方式,我相信,跑步和马拉松会给我带来更多正能量,让我敢于直面各种挫折和挑战。

我爱马拉松。梦想的距离依旧是42.195公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难忘20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