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会女篮奥林匹克公园摩尔跳台 |
分类: 我爱奥运会 |
伦敦奥运会的倒数第二个比赛日,集体球类项目也到了收官阶段,这一天进行的决赛就很多,女篮、女排、女手、男足、男曲,似乎都值得一看。当然,作为篮球记者,我自然选择看女篮。
女篮决赛在晚上9点开球,于是白天的时间,我可以多睡会儿,也可以先写写男篮半决赛的稿子。下午,去了一趟奥林匹克公园,到MPC领取男篮决赛和闭幕式的门票。因为这两项赛事和活动都是高需求赛事,为了控制记者数量,所以除了有采访证,还需要门票,应该说,门票是很珍贵的,我也很珍惜。
在MPC边上的大食堂又吃了一餐,或许是在这里吃的最后一顿饭了,过去两周,肚子问题基本都在这里解决,虽然没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不便宜,但也让我找回了大学食堂的感觉。因为篮球转移到O2了,已经好几天没来奥林匹克公园了,真的要离开了,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奥林匹克公园边上有个大型购物中心叫Westfield,据说是英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为奥运会而建在伦敦东区的。和奥林匹克公园一样,这里也是人山人海的,虽然我是从中国来的,但对于这里的人口密度也有些不适应,都快赶上春运了。
既然来了,还是得买点伦敦奥运会的纪念品回去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各个比赛场馆的东西都巨贵,相比起来,Westfield里的就便宜了很多,价格比较合适,遇上大减价就更好了。比如说一个文洛克的玩偶玩具,在奥林匹克公园里可以卖到40多英镑,在这里只要20英镑,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货比三家的道理,还是买了贵的,当然人家有钱,咱也管不着。买了些文洛克和T恤,就算大功告成了,我还很担心怎么带回国呢,这大包小包的,东西不重,但很占空间。
从Westfield出来,又遇到了特意从北京来交换徽章的梁先生,这两周,他天天在这里交换,也去看了一两次比赛,可谓是收获颇丰。再看看我自己,除了刚来那两天还有收获,之后就一直抽不出时间来交换徽章,当然,我对交换徽章这事的感觉也变了。
不同的人对于收集徽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本来就是打酱油,我还把自己带来的徽章送给了很多人,但越到后面就越多人主动向我讨要徽章。我坐地铁被人要徽章,过安检被人要徽章,走出商场被人要徽章,问题是,我哪里有那么多徽章啊。交换徽章应该是真心实意的吧,刻意跟人要就没失去乐趣了吧,我不喜欢目的性太强的交流,到最后,我都有些反感他们所谓的热情了。
当然,我的交换徽章收官战打得很漂亮的,一位伊朗记者看到我脖子上挂着不少徽章,主动送我一个伊朗的徽章,我也把国徽的徽章回送给他,这才是我喜欢的交流方式。
回到住处休息了一会儿,我便赶赴02了。来了这么多天,就没正经看过几场女篮的比赛,当然,中国女篮的比赛除外。美国女篮的实力毋庸置疑,她们的统治地位绝对比美国男篮还牢固,尽管在第一节,法国女篮还能咬住比分,但之后的比赛就变成了一边倒,美国女篮赢得胜利根本没有悬念。
这是一场代表现代女篮最高水平的比赛,但却显得那么得无聊和枯燥,说实话,我都没怎么认真看。而来到现场的媒体记者就更少了。男女应该平等,但在体育上,男子项目的观赏性和关注度都把女子项目甩出了好几条街去。发展职业体育就更加艰难了,这些美国女篮队员,一般一年要打两个联赛,除了WNBA,就是到海外去挣钱。
斯文·卡什就在广东女篮打了两个赛季,而玛雅·摩尔则也已经加盟山西女篮,准备征战WCBA赛场了,去年,她是去了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打球。早就想采访摩尔了,但奥运会是锦标赛赛制,最好还是等到全部打完了再问她关于中国的问题。
颁奖后,美国女篮和法国女篮先后走过混合采访区,记者数量并不多,摩尔一开始更是没人采访,美国记者都去围抱着女儿的坎迪斯·帕克了,她可是美国女篮的核心,而摩尔毕竟只是一个二年级生。别看摩尔才23岁,这会儿已经拿了所有能拿的冠军了,NCAA、WNBA和奥运会金牌都到手了,接下去大概就是WCBA冠军和世界杯冠军了吧。沾摩尔的光,近距离看了一眼伦敦奥运会的金牌,还拿着和摩尔合影一张。这个金牌可真是大啊,据说质量不怎么样,材质也一般,所以我也只是小心翼翼地摸了摸。
法国女篮的姑娘们也很高兴,尽管输掉了决赛,但她们毕竟创造了历史。其实运动员就是这样,不管获得怎么样的成绩,比之前的自己更好,有突破就很好。
女篮决赛的时候,男子10米跳台的比赛也在进行着,邱波得了银牌,赛后非常沮丧地流了眼泪,戴利得了铜牌,激动得和队友们一起跳进了水池。无论怎么样,这都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完全没有必要站在什么高度上去评判。但是现在的人就是矫情,什么事情都要上纲上线,说什么中国运动员只懂得金牌,不懂享受成绩,说白了,好像在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在哗众取宠。
至于看到大家都在骂戴利,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不了解跳水规则,如果规则允许戴利重跳,咱们也没办法啊。咱们也别老是被害妄想症,伦敦奥运会那么多比赛,人家没必要专门跟中国过不去,东道主效应这个东西,4年前,咱们也享受过,体育这个东西,说是让政治走开,其实根本是如胶似漆。真要有奥林匹克精神,咱们就向一切不公平开炮,别咱们占便宜就不说话,一吃点亏就跳得比天高。
说真的,如果不是身处与伦敦,亲身参与伦敦奥运会,或许我也没有这个觉悟,我也会被网上一两条微博煽动起情绪来。遇事多想想,咱们或许就不会被那些哗众取宠的人或者营销微博所利用了。
听说央视的跳水解说员张萌萌在直播里说单亲孩子和同性恋是变态,我倒也不觉得奇怪,现在很多人就是像张萌萌那样口是心非,表面上一本正经,背地里不知道心有多黑。在我不算长的体育记者生涯里,也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表面上处处巴结运动员,想搞好关系想要独家,一转身就把人贬得一文不值。
伦敦奥运会还有一天就要落下大幕了,真希望时间过得再慢一点啊,我还没享受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