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笔记:一天四场

(2012-08-10 00:00:00)
标签:

奥运会

篮球

西班牙

巴图姆

o2

四强

美国

施密特

体育

分类: 我爱奥运会
伦敦奥运会进入倒数计时了,许多比赛项目已经结束,篮球比赛则是渐入高潮。在女篮产生四强后,所有篮球项目的比赛就要搬到北格林威治体育馆进行了,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O2体育馆。
不得不说,奥运会的赛程和比赛场馆安排很精妙,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篮球馆并没有结束任务,那里将举行手球的决赛,而篮球之所以能在这天转移到O2,也是因为之前在这里举行的体操项目比赛全部结束。前几天就到02看了一次体操比赛,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摸清门路,就像运动员要适应场地一样,记者同样也需要把每个体育场馆的工作间、新闻发布厅、记者座席以及混合采访区的位置弄清楚。
因为是出报日,一大早就起来写稿了,到下午去02看比赛时,身体其实已经很疲劳,但没办法,只能坚持下去,比起我这个篮球专项记者,其他都市报类记者更是要东奔西跑的,更加辛苦,干哪一行都不容易,不能只看到人前光鲜的那一面。
篮球比赛真是熬人,一天到晚的,特别是小组赛阶段,一天六场比赛,谁也没办法全部看下来,我敢打赌,就是再热爱篮球的人,一天看六场比赛,也得花上一段时间好好消化一下,看吐了的感觉可不好受。因为有了经验,我一般都是挑着看,强强对话自然不能错过,但像尼日利亚、突尼斯的比赛就不看了。
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场场都是强强对话,所以都不能错过。到了02这个大馆,球迷数量也多了起来,气氛也更加热烈了。
俄罗斯和立陶宛的对决可以说是前苏联篮球的对抗。布拉特说了,俄罗斯篮球和前苏联篮球不一样,的确,前苏联篮球很大程度上是立陶宛篮球,萨博尼斯这个旗帜性的人物就是立陶宛人。上届奥运会,俄罗斯人打得不好,小组赛后即遭淘汰,但这是以小组头名的战绩晋级八强,来势汹汹,立陶宛则已经连续5届奥运会打进四强,尽管这次以小组第四出线,但他们在与美国队的较量中,展现出了极强的实力。
说白了,谁被淘汰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最终,俄罗斯队赢得了胜利。比赛的最后时刻,看着已经36岁的雅斯科维休斯摔倒后坐在地上发脾气,不禁想起两天前已经完成谢幕的王治郅,70后真的要退出奥运舞台了。
法国和西班牙的比赛紧接着进行,这可以看作是去年欧锦赛决赛的重演,法国队领先了一整场,但却在第四节断电,只得到了6分,被西班牙队翻盘成功。比赛进行得平淡无奇,因为太困,我还睡了一小会儿,但到第四节就精神了,两队的火药味太浓烈了,先是图里亚夫撞倒费尔南德兹,又是巴图姆拳击纳瓦罗,最后时刻,场面几度到了失控的边缘,所幸,没有大规模打架的事件发生。
巴图姆的那个犯规被吹了违反体育道德犯规,的确,那一下用力很猛,根本不应该是篮球比赛中应有的动作。一向温文尔雅的巴图姆也会失控,真让人难以想象。
比赛结束后,巴图姆很平静地走过了混合区,谈到那个犯规,他说:我生气是因为我们想为自己的祖国带回些东西,我们比他们更有资格,从第二场比赛开始,我们就展现出自己更配得上胜利。我只是想为法国队赢得比赛,就是这样。对了,他还说了:我那个犯规是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难道故意输球就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吗?
其实就是巴图姆对西班牙故意输给巴西,挑他们当对手而生气。其实这事儿得两说,西班牙队只是合理利用了赛制,另外他们也打死不承认自己是故意输给巴西队的,另外,也怪法国队自己不争气,既然认为自己不被尊重,赢球就是对西班牙队最有力的还击。当然,巴图姆最后还是道歉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毕竟西班牙队那边也没再说什么。
阿根廷和巴西的比赛则是美锦赛决赛的重演,赛前,还和巴西篮坛名宿奥斯卡·施密特合了一张影,在2010年世锦赛时,我曾在伊斯坦布尔见过他。施密特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三届奥运会得分王,这个纪录恐怕很难被打破了,这次,他是巴西电视台的解说嘉宾。
这次比赛还是很精彩的,吉诺比利依旧是妖人一个,而巴博萨也很惊艳,他把诺西奥尼晃倒在地的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词“脚踝终结者”。最终,阿根廷队赢得了胜利,又一次打进了四强,他们在场上又蹦又跳的,仿佛拿到了金牌。
或许在这里疯狂庆祝,还有一层发泄的意义:阿根廷队在英国的地盘赢球了。历史上,阿根廷和英国有马岛战争的争端,这次在伦敦,阿根廷队得到的永远是客队待遇,只要是他们的对手,英国球迷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而阿根廷队只能听到嘘声,所以赢球是让英国球迷闭嘴的最好方式。
不过,阿根廷队能不能往前更进一步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们要面对美国队,两队在小组赛曾有过交手,尽管上半场打得难解难分,但下半场,杜兰特、詹姆斯连续发威,比分差距就拉开了。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美国队也是随便打打玩的,到第三节,还一度只领先3分,最终却赢了33分。看到这样的比分,我只能庆幸中国男篮没有跟美国队分在一组。
男篮四强产生,美国、西班牙和阿根廷正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三名,而俄罗斯取代了立陶宛。
看了一天比赛,实在是熬不住了,早睡早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