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杯笔记:欧洲萎靡

(2010-06-21 18:11:23)
标签:

足球

体育

意大利

世界杯

皮尔洛

新西兰

卡卡

分类: 我爱世界杯

世界杯笔记:欧洲萎靡

世界杯的比赛是一天接着一天,不想错过每一场比赛,就意味着巨大的体力消耗,确实有些疲倦了。
不过,我也终于熬到了回家休假前的最后一个出报日,站好最后一班岗,还是要认真做好报纸的,况且一个赛季结束了,对球迷朋友们,特别是湖人和凯尔特人球迷有个交代。
到报社做报纸,不知不觉就忙到斯洛伐克和巴拉圭的开球时间,趁着吃饭的时间,在会议室里看了一会,说来也巧,巴拉圭正好就进球了。之后又去忙了,等到我的任务全部完成再坐到电视机前,全场比赛都快结束了,不过,我也没错过巴拉圭人的第二个进球。
猜巴拉圭2比0赢球的辉哥兴奋地大吼大叫,还直拍桌子,简直就是赌徒的真实写照,不过别误会,我们没赌球,只是在玩雅虎Fantasy游戏。
巴拉圭2比0战胜斯洛伐克,这可不符合巴拉圭人1比0主义的精神,没怎么看比赛,就单从看了那几分钟来看,斯洛伐克还真不是一点弱,几乎没有任何有威胁的进攻机会,甚至连攻到巴拉圭半场都比较困难。这样看来,斯洛伐克人会在上一场被新西兰压哨扳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奇怪的是,这样的球队是怎么从欧洲区预选赛突围的,想到这里,不禁让我有些想念捷克、瑞典、俄罗斯、土耳其了。
一直以来,我都很迷信欧洲无弱旅这句话,因为作为世界足球的中心,某种程度上说,尽管缺少了巴西和阿根廷,欧洲杯的整体水平还是要高于世界杯的。
但是这届世界杯,至少到现在,欧洲球队并没有出彩的表现,反而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的颓势。之前,法国、英格兰、德国、西班牙等传统强队是非平即负,传统强队里,只有两战全胜从小组出线的荷兰还比较正常。其他球队,斯洛文尼亚险些被美国翻盘,希腊简直就是半业余球队。
欧洲的萎靡在这个比赛日达到了一个顶峰,在斯洛伐克毫无还手之力地输给了巴拉圭之后,卫冕冠军意大利竟然被新西兰被踢出1比1了,而且从进程来看,谁逼平谁还不好说。
我又一次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相信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在意大利和新西兰这场比赛之前,我毫不犹豫地猜了4比0,意大利胜。但新西兰人开场不久就破门得分,击碎了我的预测,也击碎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测吧。
德罗西利用经验骗到了一个点球,很难说是假摔,至少新西兰后卫拉扯球衣的动作不至于让他倒地,但要怪就怪新西兰后卫自己手上有动作,裁判判罚了点球也无话可说。
这些都不是关键,堂堂卫冕冠军,踢一个新西兰,即使不用靠点球,也应该进好几个球才对。其实意大利人也是运气不好,蒙托利沃的远射不就是打在门柱上弹了出来吗?如果进了,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话又说回来,实力高出不是一筹,而至少是两筹的意大利人应该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浪费一次,还有第二次,还有第三次,总有办法进球的,但他们却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小组赛前两场都战成1比1,都是郁闷的平局,这会让他们更加想念皮尔洛的。
皮尔洛的作用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非常明显,他在中场的调度和对比赛节奏的掌控,说是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也不未过。目前来看,蒙托利沃和德罗西还达不到皮尔洛的高度。另外,貌似意大利许多位置水平下降很快,毕竟2006年黄金一代大多已经不在阵中,要么就是坐板凳了,比如加图索,比如卡莫拉内西。
再说说新西兰,战术对头,就是坚持防守反击,加上队员踢得很顽强,甚至有机会再度破门。还有谁会说让中国加入大洋洲足协的,即使加入了,我也不敢再说中国有战胜新西兰的把握了,他们踢得真不赖,向他们投入敬意,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新西兰不是世界杯上的鱼腩球队。
或许是实在太困太累了,即使定了闹钟,也没在半夜起来看成巴西3比1战胜科特迪瓦的比赛,不过看了新闻和视频。法比亚诺连续用手停球破门竟然没有被吹罚,更让我意外的是,科特迪瓦后卫没有举手示意。德罗巴也进球了,不错,连续两届世界杯为本国打进首球,不愧是民族英雄。卡卡竟然被红牌罚下了,这事倒令人感到意外,但想到进入小组赛第二轮以来,裁判们各种光怪陆离的表现,其实也就见怪不怪了。
对了,还有法国罢训的事情发生,据说法国国内是批评声如潮,我倒觉得这是法国人团结的表现,据我猜测,他们罢训应该是针对把阿内尔卡和多梅内克争吵一事捅出去的媒体记者。当然,他们罢训也有可能是针对开除阿内尔卡一事,前方消息满天飞,但哪些才是真的,还真的需要经过大脑好好思考和分析一下了。
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届令人比较沮丧和失望的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马上就结束了,希望最后一轮能将这届世界杯开始推向高潮,欧洲各支球队也赶紧雄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