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杯笔记:各种梦回

(2010-06-13 13:18:57)
标签:

足球

体育

英格兰

希腊

梅西

阿根廷

世界杯

分类: 我爱世界杯
世界杯笔记:各种梦回
为了备战第二比赛日的3场比赛,我几乎在家睡了整整一天,差不多彻底将时差调成南非时间了。
因为有了第一比赛日的平淡,才更让人们期待这天的比赛,因为阿根廷和英格兰这两支夺冠热门要亮相了。而最早开球的韩国和希腊的比赛可以看作是垫场赛。
即使希腊0比1落后时,我也依旧相信希腊人能够反败为胜,从无弱旅的欧洲突围、老帅雷哈格尔的调教、2004年欧洲杯夺冠老臣压阵,希腊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输给韩国。
我预测对了比分,却错了顺序,最终是韩国2比0战胜希腊。希腊人在场上一度踢得很业余,导致我严重怀疑他们是如何从欧洲区预选赛突围的。梦回2004?也就只剩下回忆了,负于韩国后,他们就可以预定回国机票了,因为以他们在首战所表现出来的实力,阿根廷和尼日利亚都是他们不可逾越的大山。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韩国足球确实踢得好。面对希腊人,他们不仅继承了之前跑动积极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场上体现出了气质已经跟以前完全不同了。连续参加世界杯经验的积累,让他们在场上从容不迫,球员之间的配合默契不说,技战术水准也远远高出希腊人一筹。
阿根廷和尼日利亚的比赛,欢迎马拉多纳重返世界杯舞台,16年弹指一挥间,老马还是耐不住寂寞,即使西装革履,还是在场边跑来跑去,时不时充当球童角色,这也正符合他的个性,多可爱的球王啊。
阿根廷是潘帕斯雄鹰,而尼日利亚则是非洲雄鹰,这是雄鹰之战。过去20年,两支雄鹰已经多次在重大比赛中交锋。两次奥运会决赛,双方各胜一场,2005年世青赛决赛,梅西点球梅开二度,帮助阿根廷2比1战胜尼日利亚夺冠。两队上一场在世界杯赛场上相遇是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凭借巴蒂斯图塔的进球,阿根廷1比0战胜尼日利亚。
开场不久,阿根廷通过角球由海因策头球破门,没记错的话,8年前,巴蒂斯图塔的那个进球也是一个角球机会。
这场比赛让我梦回2008年。我仅有的一次足球记者经历,就是采访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如今两队阵中都有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队员,阿根廷是马斯切拉诺、梅西、迪马里亚、罗梅罗,而尼日利亚则有奥巴西、奥比纳和凯塔。两年前,马拉多纳也在,只是那时候,他坐在贵宾席观战。
这些人我都见过,甚至采访过,最让我难忘便是马拉多纳对着我的相机镜头微笑的瞬间,而最让我感慨的就是罗梅罗蹿升,两年前的奥运会,他还只是替补门将,接受采访时说的是服从教练安排,如果不是主力门将乌斯塔里受伤,他根本没机会上场,如今,他的头发留长了,也晋身为阿根廷主力门将。
根据2002年世界杯和2008年奥运会两队的比赛结果,我预测阿根廷1比0小胜,在海因策进球之后,梅西错失了大量的机会,主要还是尼日利亚门将恩耶亚马表现神勇,很给面子,开赛以来,我第一次猜对了比分。
对于阿根廷来说,3分才是最重要的,只赢一个球也没什么损失,以梅西现在的状态,进球是早晚的事情,况且还有特维斯、米利托、阿奎罗这样的杀手存在。刘建宏不是说了吗,马拉多纳手里的六大前锋,相当于斗地主时,他手里抓着俩猫四个2,接下来还有希腊这样的半业余球队在等着他们,他们没有理由不进球。
我甚至已经开始幻想,阿根廷和法国在十六强的碰撞了,这非常有可能成为现实。
阿根廷亮相过后,就轮到英格兰和美国的大战了。不是马后炮,在绝大多数人都倒向英格兰的情况下,我对这场比赛的预测是平局。因为如果你有看过去年美国人在联合会杯上的表现,你就不会对英格兰那么乐观了,同样,我对德国和美国有可能在十六强相遇,表示担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看来美国人是参透了这句话的含义,他们延续了之前积极跑动,快速出球的风格。防守中,美国队员各个像疯狗,他们的运动能力也确实让人羡慕,每当英格兰人拿球时,他们会发现在自己周围总会有一到两名美国人在他们周围,让他们无法从容不迫地组织进攻。而在进攻中,美国人基本上强调的是一脚出球,虽然失误率也很高,但他们的高速运转以及前锋的冲击力让平均年龄偏大的英格兰人很不适应。
一边在看球,我就一边在想,美国人踢的足球不正是10多年前,徐根宝在上海申花所强调的抢逼围吗?不过美国人厉害就厉害在,他们可以在90分钟内始终不让比赛的速度降下来,这就逼着英格兰人被迫跟着提速,这并不是英格兰人最舒服的踢球防守,整体上的优势就无从体现。
杰拉德的进球是打了一个冷不防,倒霉的格林也是被打了一个冷不防,因此,1比1的结果是公平的,英格兰人没有重蹈1950年世界杯0比1负于美国的覆辙,已经是一个进步了。
英格兰在门将位置上的短板彻底暴露,而缺少了费迪南德,他们的防线也不是那么令人放心,这些麻烦就交给卡佩罗去解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