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队无奈空有控球 捷克队效率至上导演大胜

(2006-06-13 02:35:38)
分类: 我爱世界杯
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世界杯E组的一场比赛中,“山姆大叔”美国队以0-3惨败于捷克队脚下。时隔多年后,捷克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宣告他们的回归,而美国队虽然踢得积极努力,无奈实力的差距和把握机会能力的欠缺,致使他们的惨败。

  从控球率来看,美国队52.9%的控球率要高于捷克队,但是捷克队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告诉了他们什么叫做效率。双方各有11次射门,但美国队惊人地没有一次射正门框,而捷克队仅有的4次射正就命中了3球。美国队试图通过对中场的控制寻求机会,但无论是正面的突破还是边路的配合,面对捷克队的铜墙铁壁,他们都没有寻找到很好的机会。反观捷克队,将防线稍微收缩,利用中场球星的个人能力和绝对实力快速推进,频频威胁美国队的大门。

  应该说美国队打得比较耐心,即使在开场不久即丢一球的情况下,依旧按照既定战术进行比赛。美国队员身体素质良好,在小范围内的快速传接配合做得很出色,基本打出了自身的特点,但是在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捷克队防守队员面前,他们没有占不到任何便宜,不管是脚下功夫还是头球水平,全面处于下风的美国队对切赫把守的球门谈不上威胁。在防守上,面对实力高出自己一筹的对手,他们也没有很好地冻结罗西基和内德维德,攻不进去也守不住,直接导致惨败局面的发生。

  捷克队打得比较聪明,在中场囤积重兵,前面只留下科勒一人冲击,开场不久的进球让他们打得更加放松。收缩的防线给了他们强大的中场更多的发挥空间,内德维德在左路,波博斯基在右路,罗西基在中路,三管齐下,立体进攻不断冲击对手随着进攻前提的后防线,收效明显。全场比赛美国队没有一次越位,而捷克队有9次越位更加说明了捷克队收回来打的战术思想。

  美国队在第一场小组赛就遭遇惨败,在残酷死亡之组中几乎已经提前死亡,下一场面对夺冠大热门意大利队将决定其生死,而捷克队在取得这场大胜之后,出线形势一片看好。

  本文为千龙网专稿,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取得本网书面或者口头特别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