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走向世界的思考

(2010-10-07 20:43:16)
标签:

中医

中药

现代化

方舟子

健康

分类: 杂谈

中医走向世界的思考

文/有暖风

http://s1/middle/540857c8x920729925f90&690

    中医产业缺乏大型企业,即使做大也往往后继乏力。三九集团是唯一一个把中医事业做到100亿产值以上的企业。它曾经有3家上市公司,三九胃泰、皮炎平曾经风靡全国;它在连锁药店、健康网站、中医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扩张业绩无人可及。虽然三九集团最终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迷失,但其成功和失败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医难以做大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中医文化范畴,以及方法论的一系列问题。方舟子提出“应废除中医”,换个角度看,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感。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理应走向世界。但中医走向世界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1、中医缺乏创新,即便是这些年谈到的中医现代化,也仅仅是把老祖宗的遗产梳理了一遍又一遍,再用西医的方法进行量产,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论上没有看到任何创新之处。现代人面临越来越多的病源,而中医始终在原地踏步,或者是在退步,如何能与时俱进?

 

    2、没有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医的秘方很多,鱼目混珠,难以分辨,但其中也不乏效果出众的良方。为什么良方无法在阳光下为大多数人服务,其实就是一个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问题。世界上所有的药品,其售价不在于其原材料价格的高低,而是在于高昂的知识产权价格。在一些知识产权垄断的药品上,其原材料价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占中药比例最大的中草药,是根本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也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由此想到中国其他的文化,大多也是如中医一样,没有保护意识和合适的包装就向全世界输出,因此就有了技术含量远高于日本料理、韩国料理中国菜却在国外沦为廉价的代名词。粗加工的文化输出方式不仅仅在中国的制造业上,在中医上也是如此。

 

    3、中医宣传的舆论导向不对。“让每个人都吃得起的药品”不应该是中医的责任,它最多是一个医疗保障范畴的问题。中医应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进行中医药品价格的调节,既有治疗一般疾病的低价药品,也有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的贵族药。有利可图的市场才能吸引企业的加入,丰厚的利润才能造就医药市场的大型跨国企。,有了这些大型的中医企业,中医的创新才能得以延续,才能建立更科学、更符合现代社会的中医体系,中国才能昂首挺胸的向世界输出中医文化。

 

    4、中医强调对症下药,即对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这被认为是中医无法大规模推广的障碍。但换个角度看,对症下药恰体现了服务的特点。“一流公司做服务,二流公司做产品”,中医还没有意识到做好服务将带来更大的商机,而将“中医现代化”片面的理解为“中药产品化”。“中药产品化”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挥中医在服务方面的优势,服务和产品并进。

 

    以上问题正是困扰中医做大做强的顽疾,如不解决,在未来的市场上,中医可能连与西医一次势均力敌的失败机会都已经难求了。那时,我们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