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电商移动圈地
(2013-05-05 21:10:50)
标签:
马云阿里微博it |
敲定新浪微博这桩生意可能是马云卸任CEO之前办的最大的一件事了!
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热潮,马云显然早就在留意,其不仅将原有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业务从PC端搬到手机端,而且加速切入移动互联的其他热门应用,手机浏览器UC、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友盟、快的打车、陌陌、丁丁优惠诸多移动产品都有阿里系身影传出,如今阿里又成为移动端最为热门产品之一的新浪微博股东,马云的移动圈地还有多少?
新浪微博的新股东
阿里成为新浪微博的股东终于成了现实。
就在五一小长期的第一天即4月29日,老牌门户新浪宣布,其子公司微博公司(以下简称“微博”)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具体内容为,双方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数亿的新浪微博用户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数亿消费者有效互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据悉,这一战略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给新浪微博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收入。
同时,新浪宣布阿里巴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另外,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项期权,允许阿里巴巴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释摊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此次战略合作,我们相信微博将更微博,社交媒体的生命力将更健康更活跃,传递的正能量更多。我们也相信,两大平台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而且会给微博用户带去更多独特、健康、持久的服务。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惊喜。”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当天表示称。
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称,“电子商务在构筑微博开放平台的生态系统方面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将让微博在建立独特商业化模式的道路上,步伐更稳健,更富有想象力。”
事实上关于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合作去年11月以来就传闻不断。当时最大的传言是称,阿里巴巴将入股新浪微博,而且已经和新浪微博接近或已达成投资入股协议。更有消息传称,阿里巴巴将投资新浪微博4-6亿美元,持有新浪微博独立公司15%-20%的股份,后者估值会高达20-30亿美金。
如今看来,此事当时显然并非空穴来风。
新浪微博的内外困扰
众所周知,微博目前被认为是新浪近年来最有增长潜力的业务,可以称为智能手机上的一个主要应用之一,仅次于腾讯微信。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人数已经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为4700万,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新浪在微博商业化方面一直并不如意,甚至出现比较重大的亏损问题。新浪CFO余正钧曾介绍新浪微博2012年的运营情况时透露,“我们全年微博业务总成本近1.6亿美元,而营收约为6600万美元,也就是说净投入约为9300万美元(注:计算应为9400万美元)。”
“新浪微博在运营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商业化问题。具体来看,新浪微博主要的营收来自于广告,主要是展示广告,效果广告业务处于探索阶段,如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推荐引擎、不同形式的广告体系及社交商务,但是,广告从技术到产品并未实现较成规模的推进,同时,游戏、个人增值、电商等开发不全。”易观高级分析师董旭5月2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新浪微博面临的问题时称。
新浪微博除了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之外,还面临一个重大压力是来自腾讯微信的挑战。资料显示,微信2011年1月21日才推出,但发展相当迅猛,势不可挡。腾讯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微信用户达1亿;当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数过3亿。从2亿到3亿,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
在新浪公司去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曹国伟曾坦言,微信对微博构成冲击。他当时表示,微信和微博是移动端现在最热门的两大应用,这是两种根本上不同的社交平台。由于中国市场上很多人都同时使用这种产品,在一款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平台上投入时间的减少,微信对微博冲击现象已显现。
“新浪微博的盈利并不是像其他业务那么明显、速度较慢。与阿里合作是一个资源互换的过程,新浪微博的流量与阿里的业务呼应。”董旭5月2日进一步对本报记者分析称。
阿里的移动圈地
对于阿里介入新浪微博的原因,董旭称,这可以使阿里“缓解流量压力,利用社交属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同时开发更多流量引导型产品,后端有为电商业务提供决策支持的可能。”
不过事实上马云的“胃口”可能更大。就在4月29日当天,《华夏时报》记者从阿里内部获悉,移动互联网是今年阿里系最重要的战略重点之一。据说,阿里系今年的招人名额几乎全给了移动方面的人才。
来自阿里的消息显示,这一两年阿里除了将原有PC端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业务搬到移动端之外,还一直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探索,而且希望不是复制而是再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如阿里大力发展云OS手机操作系统,并与国内大小手机厂商合作,希望从移动互联网底层平台走的一条路。
而目前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皆在大力拓展移动端业务。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移动应用中,腾讯拥有优势的,占据了四席,分别是手机QQ、微信、QQ浏览器和QQ空间,其中,手机QQ和微信占据第一和第二位。前十强中除了上述之外,还有新浪微博,UC浏览器、360手机助手和墨迹天气。而阿里系之前只有淘宝、支付宝能位列其中。
不过对于马云显然并不满足于此,据悉阿里现在还有50亿美金现金,马云希望阿里用更快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织起一张网络,途径就是投资或者并购。
如除了前述入股新浪微博之外,另一个事件就是对手机浏览器UC的增持。就有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增持了UC、原UC投资机构晨兴投资退出,而在增持之后,阿里巴巴会成为UC最大股东。
而在4月初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已正式签约收购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友盟,交易价格约为8000万美元,交易完成后,友盟团队将融入阿里巴巴。
同样在4月还有消息称,来自杭州的一款打车软件“快的打车”获得了阿里数百万的投资。
还是在4月,丁丁优惠副总裁闻聪对外证实阿里资本对丁丁优惠追加了投资,通过增持阿里已经成为丁丁优惠的第二大股东。去年11月,阿里首次投资丁丁优惠。资料显示,丁丁优惠,是一款集合全城所有优惠折扣信息的手机APP,是城市人群通过手机“随身携带”的手机优惠券。
2012年8月,有业内人士报料称,一款与微信业务类似专注移动社交业务的产品“陌陌”获得了阿里高达4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种种迹象显示,阿里系在移动端加紧“圈地”。
如今马云在新浪微博上又下了一次大赌注。对于阿里与新浪微博携手后的挑战,董旭对本报记者分析称,新浪微博拥有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双重身份,阿里是电商平台,新浪微博引入阿里后对于新浪微博的业务结构会产生影响。同时,流量对接、业务对接、技术对接、数据对接等方面均需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