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联想杨元庆it |
曾几何时,中国企业如何跨出国门,走向海外是诸多企业家谋求壮大发展的“中国梦”,也是中国企业家多年的夙愿。这其中不少企业试图出海弄潮,不过遗憾的是不少厂商出海“呛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联想集团目前来看可以算是“出海梦”的成功厂商代表,这其中,收购IBM全球PC业务可以算是联想的“鲤鱼跳龙门”之举。对于收购IBM全球PC业务,联想是如何考虑的,近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道出了内情。
"IBM找过联想多次,第一次是2002年。当时我们没有把发展的战略想清楚,主要在中国尝试多元化发展,就没有答应。到了2003年,他再来找我们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最后开始跟他们进行第一轮谈判,对他的业务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公司做出了并购决策。"
揭秘“出海梦”
《华夏时报》:
杨元庆:2000年,我带着十几个年轻高管到美国硅谷考察微软、英特尔等IT巨头,立下“联想在十年内进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宏愿。从那时起,国际化成为我心中执着追求的一个梦想,也成为联想12年来发展的主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根据Gartner的报告,我们已经跃居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冠。而根据IDC的数据,联想与第一名的差距仅有不到0.2个百分点,这给了我们更多一点时间去挑战自我,去享受登顶的愉悦过程。
回头看看当时的梦想,我认为这个目标制定得非常切合实际,我们很好地实现了梦想,这与所有联想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感谢每一位联想人!
《华夏时报》:对于当年的发展梦想,有没哪个印象最深的故事或细节?如联想为什么收购IBM?其中最困难的是什么?现在的认识跟以前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杨元庆:收购IBM
IBM找过联想多次,第一次是2002年。当时我们没有把发展的战略想清楚,主要在中国尝试多元化发展,就没有答应。到了2003年,他再来找我们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最后开始跟他们进行第一轮谈判,对他的业务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公司做出了并购决策。
今天,各种事实都证明,我们所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我们用非常合理的价格,不仅买到了一个百亿规模的全球性业务,而且还得到了顶尖的笔记本电脑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更得到了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和运营管理能力。
《华夏时报》:
杨元庆:首先是有效的战略。我们有一个“保卫+进攻”的双拳战略:保卫我们在中国市场和海外企业客户市场的市场份额领先。这两个领域是我们的盈利池,既要保卫我们的领先地位,还要保卫我们的利润水池。另外,要向全球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和移动互联这一新战场,发动强有力的进攻。
其次是创新的产品。联想一直追求创新,我们不但自己进行生产制造,同时也很强调自主研发。我们10月份发布的平板笔记本电脑,融合了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优势,既有键盘大屏幕,又有触摸式的体验,它定义了笔记本电脑的未来。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新领域,我们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在即将到来的2013CES上,我们还会发布具有革新性的产品,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三是高效的业务模式。我们在业界创造了独特的“双业务模式”,包括针对大企业客户的关系型业务模式和针对中小企业客户和消费型客户的交易型业务模式。
最后是多元化的团队和文化。联想拥有一支堪称世界500强中最国际化的团队。在我们最高领导团队的九人领导小组中,有6种国籍;在全球100多人的领导团队中,大概有十几种国籍,这确保了我们团队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充分熟悉和了解。通过并购和自主发展的方式,目前我们已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完成了这一布局。
PC老大的新梦
《华夏时报》:成为全球PC第一之后,联想集团未来有何具体规划和梦想目标?
杨元庆:我们希望能够借鉴联想PC的成功经验来大力拓展PC+领域,包括四屏终端和云端服务。比如联想手机业务就很好地复制了联想PC的流程与模式,凭借高效的研发与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对竞争对手的快速超越。
在平板电脑市场,我们占据了中国安卓市场半壁江山,成为不折不扣的领头羊。在智能电视领域,
除了前端的创新产品,我们也在积极发展后台的技术设备和服务。今年8月,我们与EMC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坚实基础,这也是落实PC+战略的重要措施。
此外近期我们收购巴西消费电子厂商CCE和美国软件公司Stoneware都是我们进攻PC+领域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努力成为全球PC+领域的领导者,并对此充满信心。
《华夏时报》:中国企业目前常提到的一个梦想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请问作为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厂商联想集团,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移?在中国创造上,联想有哪些突破表现?
杨元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推动力。但很多年来,“廉价、质量差、技术基础差”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标签,人们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充满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想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不仅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步伐,做出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要充分利用了当地市场的人才、技术和资源,实现本地化的研发、生产和运营。
作为公司的CEO,我非常鼓励并关注新产品的研发,我们不仅要在传统PC上实现创新的产品突破,还要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实现突破,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不断寻求新品类上的突破。我们前段时间推出的平板笔记本电脑Yoga、联想智能电视等,是我们在创新领域实现的大胆、革命性的尝试,我非常鼓励和倡导这种创新实践。
随着公司这两年经营状况越来越好,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的研发投入已超过25亿元人民币,这个也保障了我们创新的需要。
我们目前已经拥有了6500个全球级的专利,其中有近5000项是发明的专利,去年一年我们就新增了500个专利。此外,我们大概是中国企业里为数不多的能够从专利上面获取收入的企业,去年一年我们专利的收入就达到了2000万美元。
《华夏时报》:目前中国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请问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对此有何感想,作为联想集团当家人,将会做何努力支持社会?
杨元庆:
《华夏时报》:作为企业家,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何期望?
杨元庆:如果说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的话,我希望国家能够更加注重创新,更加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