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止跟踪(DNT)引出的3B再战

(2012-11-25 21:45:35)
标签:

周鸿祎

李彦宏

360

百度

it

    3B大战又要开始。周鸿祎在360浏览器上给李彦宏也弄了个“QQ保镖”(类似功能)----“禁止跟踪”(DNT,Do Not Track),直接叫板百度的广告系统,而且直接提出“我干的都是断别人财路的事。”李彦宏此间却保持沉默,未直接应战,不过以李的财力与影响力,显然并非等闲之辈,而如何应招,各方极为关注。而对于普通网民来说,不管巨头之间如何争斗,最为关注的显然是如何能更好地保护隐私、安全上网,如果巨头争对此有利,也乐风其成。

出招DNT

对广告,尤其是对所谓的什么精准广告投放是会有影响的,但是并不会阻止智能广告行业的发展,W3C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要规范一些方法,让用户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然后用户和厂商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广告的投放,就是智能广告的发展或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用户的隐私为代价。11月22日,360公司总裁齐向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当天360公司宣布,旗下拥有月活跃3亿用户的360安全浏览器推出了“禁止跟踪”(DNT,Do Not Track)功能。据悉通过此功能,用户能够检测到跨站跟踪、Cookies跟踪等行为。

这个功能影响了所有以精准营销为导向的广告公司及网络媒体等,包括百度。”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11月22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

资料显示,“禁止跟踪”是W3C(国际互联网联盟)最新提出的网络隐私保护标准,微软和欧盟相继宣布支持该标准360称其浏览器第二家支持“禁止跟踪”功能的浏览器。  

据悉,为了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网站普遍采用跨站跟踪和Cookies跟踪等手段收集用户上网行为数据,通过分析用户上网习惯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不过过度搜集此类数据被认为涉及侵犯用户网络隐私。

今年10月2日,W3C发布“禁止跟踪”(DNT)的最新标准草案,根据该标准草案,用户可以选择禁止被网站跟踪。W3C认为该标准有利于改善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体验,减少用户网络隐私被侵犯或遭泄露的可能性。该标准草案一经发布,即引发美国广告业界的强烈反对。

欧盟首席数字委员Neelie Kroes发表讲话,对广告界的态度表示非常愤怒。对于包含用户个人信息的Cookies,早在2012年5月欧盟即开始实施Cookie法案,规定了Cookie可记录的内容,并且规定所有网站在使用Cookies的时候必须得到用户授权。

我看了这个协议,浏览器会和网站有一个协商,用户可以启动这个DNT,但是网站就是跟踪你,有的网站就会遵守这种协议,有的网站就不遵守这个协议,那就由网民自己来判断。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11月22日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称。

据悉今年6月份微软曾宣布,在最新版浏览器IE10中,将以“禁止跟踪”作为隐私预设选项。不过当时遭到广告业的强烈反对。但是今年8月,微软宣布,将坚持自己的立场。

市场当时就普遍认为,微软的举动会直接影响到谷歌的盈利,因为对用户进行跟踪,并收集他们浏览的网页行为数据,对用户分门别类,并据此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广告信息,一直被认为是谷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

而谷歌近来因追踪用户被判罚2250万美元。今年年初,谷歌公司被爆借助苹果公司Safari浏览器的漏洞,绕过该浏览器的隐私设定,追踪用户的上网习惯。随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对谷歌侵权一事展开了调查。8月份,谷歌与FTC达成和解协议,FTC决定不对谷歌提起诉讼,而谷歌则要缴纳2250万美元的罚款并彻底停止追踪用户上网习惯的侵权行为。11月19日有美国媒体称,美国地方法院最新批准了FTC的这一处罚决定。

颠覆百度模式?

    显然360推出的“禁止跟踪”意在另一个“中国式谷歌”——百度。

    众所周知,自今年8月360推出自己的综合搜索以来,360与百度的竞争陡然激烈起来,尤其就8月28日、29日之时,双方发生直接冲突。当时百度对360推出的综合搜索实施反击措施,如用户通过360综合搜索访问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服务时,将会强行跳转至百度首页。360则以百度“网页快照”做出应对。

    不过此事最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下紧急叫停。然而10月份被称为“打假斗士”的方舟子与360开始论战,认为360安全浏览器侵犯用户隐私。360认为,方舟子此举是百度幕后指使,并随后将方告上法庭,而方也以反作出应对。

    就在双方官司尚无结论之时,360此次突然出手浏览器“禁止跟踪”功能,而且直接瞄准百度的“奶酪”。

“我干的都是断别人财路的事。”11月22日,周鸿祎表示,“巨头都不喜欢我们,因为在这个行业我挑战的都是巨头公司,包括很多安全公司也不喜欢我们。

周鸿祎介绍,当年做免费安全产品时,有厂商给其致电称,“你砸的不是我们的饭碗而是锅!

360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公开透明的,我们通过安全,聚集最大的用户群,我们在安全上确实不挣一分钱,我们没有任何广告的收入是来自我的安全。”周鸿祎称,“我的商业模式就是从浏览器网址站、导航而来,搜索现在还没开始赚钱,还有就是网页游戏,我的收入非常干净。

尽管有人说周鸿祎做搜索是为了赚钱,我也不否认,这是我的商业策略之一。通过市场竞争让消费者有选择,这是我的商业理念,我是一个纯粹的自由市场主义竞争者。周鸿祎360所从事的是“颠覆性创新”,为了竞争,我从用户体验上对搜索是一个颠覆,谁出的钱谁就可以排在最前面,当然就有很多愿意出钱的欺诈网站做的淋漓尽致。我就宣布说我不接受这种模式,而且我就不接医疗行业的广告,我不说医疗行业的广告都是假的,我觉得我辨别不了,这块钱我可以不挣。

众所周知,竞价排名(现称“凤巢”)以及医疗广告是百度营收的重要支撑,而周所言指向明显。我前一段不好意思谈颠覆性创新,我改了一个词叫微创新,在这个行业持续不断地微创新,还是要形成颠覆创新,一个行业形成几家巨头,一个稳定的局面,几十年不变,对这个行业是幸福的,对公司是不幸福的。

周鸿祎回想道,“从一开始做杀毒的时候,就有很多公司恨我们颠覆了这个赚钱的模式,他们就不相信我们成功,当时瑞星恨我们,说360一定会偷窃用户的隐私,他们今天也都在做网址站了,而且做网址站比卖杀毒软件赚的钱多很多,实际我给这个行业开创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美国认为颠覆式创新就是新的公司起来,就是要颠覆掉传统的商业模式。我们一说颠覆一说破坏,都是负面的词汇。就认为周鸿祎怎么就老让别人赚不到钱,怎么就不能安分守己一点呢。

如果用一个更广阔的颠覆式创新来看,我不能说我创新做得好,跟美国同行差的很远,但是在中国好歹算是一个敢于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敢于做一些挑战巨头的事情,而且每次挑战巨头,我相信都给行业带来了变化和推动,所以我不会成为巨头,我将来是这个行业的鲶鱼,会让这个行业有更多的生态性。

对于360搜索与百度搜索目前的市场态势,李智11月22日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搜索特点很多面,从二者的对比上看,百度搜索是用户惯性使用的综合搜索,具备成熟的变现运营体系,而360是渠道强势的综合搜索,变现仍处于体系搭建的过程当中。百度需要巩固自身的PC搜索优势,而360的突破点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强势渠道引导用户搜索行为及习惯的改变。同时,二者均需要在移动搜索有所建树。

对于360此次的突然出手,11月22日联系采访百度相关部门,不过截止11月23日上午,尚没有收到百度的回应。

事实上无论3B大战如何演变,对于普通网民来说,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更有利于保护隐私、安全上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