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马哥”的新麻烦

(2012-04-05 09:20:10)
标签:

张翀睿

上海

腾讯

华夏时报

马化腾

it

小马哥看来又有麻烦了。

3Q大战余音未去,“iQ”大战硝烟又起。不过这次马化腾的对手不是周鸿祎360,而是上海一家从事企业IM(即时通讯)业务的“imo”公司,7天时间,imo与腾讯“掐”了两次,而且从上海战到北京。Imo指责腾讯,“劫持imo用户,抄袭imo文章,剽窃imo创意,恶意中伤imo,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最基本的商业道德的底线,甚至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imo运营总裁张翀睿3月26日进一步表示,给出腾讯7天回应期限,否则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不过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腾讯则免战高挂,丝毫不予理睬,不知小马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真要等到最后的期限才出招?

“iQ”大战

如果腾讯在7天之内没有回应,我们将会以一个很特别的方式和马化腾先生建立一个直接的交流渠道,并且我们会考虑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我们的利益。”3月26日,上海易睦网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mo公司)运营总裁张翀睿在北京对《华夏时报》在内的诸多媒体记者表示。

当天,imo公司“杀到”北京举行了一场名为腾讯,请道歉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imo指责腾讯“劫持imo用户,抄袭imo文章,剽窃imo创意,恶意中伤imo,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最基本的商业道德的底线,甚至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 

imo公司进一步向腾讯提出三个要求:“一、要求在3月21日打砸imo展会现场的腾讯工作人员,登门道歉。二、赔偿现场损坏的展板展架,共计:718元。三、要求马化腾先生给予正面回应,并保证抄袭、打压等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资料显示,imo公司与腾讯3月21日在上海已经交手过一次。当天,腾讯企业QQ在上海举行新品发布会,imo在腾讯企业QQ现场的隔壁房间召开腾讯抗议会,并给参加企业QQ会议的人员发放相关抗议材料。双方工作人员随后发生冲突,而且引来了110调解。

imo于2006年底启动技术研发,工商注册是2007年成立的,到目前为止经过2000多个日夜,投入了超过4650万元的纯技术投入。张翀睿3月26日介绍imo的情况时称,2010年的12月8日imo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宣布了运营,“到目前为止从发布到现在短短10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获得了超过10万家的企业客户,其中有各行各业的客户。比如说像汇付天下,北京红星二锅头,和记黄埔等。”

张翀睿介绍称,在去年年底我们刚跟完成了一轮融资,目前为止imo是由国资和顶级风投共同投资的平台,按照目前的用户增长态势,预计我们在2013年底,2014年初我们将启动IPO。

张翀睿详细解释了腾讯必须要向imo道歉的三个原因:一是腾讯在企业QQ办公版推出之初,抄袭imo“移动办公室”、“可管理”、“云办公”等概念和文章。同时在2月16日前后几天,腾讯在百度购买“imo企业即时通讯”关键词,误导用户以为企业QQ办公版就是imo,恶意劫持imo用户。二是在3月12日,利用十万水军在网上传播不实言论,恶意中伤imo等企业即时通讯软件,利益直接导向腾讯企业QQ。三是3月21日,imo召开“反抄袭、反恶意竞争展示会”,将腾讯抄袭、恶意抄袭的行为展示给用户。但是在会上,腾讯几位工作人员全然不顾大公司形象,冲入imo会场,破坏imo展板。

不过对于imo公司质疑以及挑战,《华夏时报》记者3月27日试图了解腾讯的态度时,该公司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企业IM大战将启动

对于企业IM市场的需求,张翀睿当天介绍称,目前全国1400万家活跃企业中,约有60万家在管理、运营方面涉及互联网,其中已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目前才仅为30万家左右.

他估计,到2013年,将有80万家左右企业开始使用部署于云端的“可管理”企业级即时通讯服务。

同时来自Forrester Research的一份全球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统一通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45亿美元。
    不过此前企业IM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之中,虽然国际巨头IBM、微软、雅虎等巨头都在这一市场有所动作,但这块市场此前热度并不高。而腾讯在这块市场实质上算是起步较早。资料显示,2001年腾讯就盯上了企业IM市场,同年11月推出了名为BQQ(business QQ,企业QQ)的企业即时通讯产品到3.X版本时,BQQ正式更名为RTX(腾讯通)曾一度占有70%的市场份额,不过业内有市场观点认为,这是基于局域网的RTX操作繁杂,维护成本高。

RTX跟BQQ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否则他又何必推出企业QQ,你想已经有RTX,已经有BQQ,为什么还要推出企业QQ,因为它不是一个产品。张翀睿3月26日在谈及腾讯RTX产品时称,“据我们业内的了解,大家都知道RTX事业部早就不在了,它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更新了,留了一些人做后面的东西,这个道听途说,不作准,实际上RTX很长时间没有更新,2008年之后就没有更新了,后来市场格局就完全发生了变化。”

不过去年以来,企业IM市场开始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2011年10月,网易公司(Nasdaq:NTES)发布一款面向企业用户的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与网易企业邮箱深度整合,全面进军企业即时通讯领域。

作为国内IM市场的霸主——腾讯今年加大了对企业IM市场的进入力度。该公司即时通信产品部企业产品中心高级总监姚欣榆3月初对外表示,企业级市场是腾讯公司今年要花大力气攻克的领地”。

腾讯计划在2012年持续加大对企业级业务的布局,以核心优势产品企业QQ为切入点,迅速占领企业通讯市场,提升腾讯QQ的覆盖广度和活跃程度。姚欣榆还对外透露,腾讯截止目前已经投入了超过200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约3亿元规模的资金来进行企业级应用的研发测试运营以及推广。

据悉,今年腾讯企业级通讯工具将进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阶段,暂时不会面临营收方面的压力;在未来3-5年,腾讯的企业级应用上的营收数字预计将达到50亿元的规模,以成为企业市场上未来的老大。

imo的免费模式直接影响到了腾讯的既得利益,挡了腾讯的财路。讲白点,其实就是说企业QQ只有imo的60%、70%的功能,但是它却要每年收企业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而imo免费更好用,于是就成了腾讯发财路上最大绊脚石。张翀睿分析腾讯打压imo的最根本原因时称,腾讯就是黑完这个,企业市场就到手了。

“imo与腾讯哪个抄哪个,我们不好评论。”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3月28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IM市场存在刚性需求,但这一市场与个人用户有一些区别,要想在企业IM市场有所发展,还需要了解企业的商业经营属性、商业运营体系,另外还有一个安全性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