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小卫
罗小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4
  • 关注人气:5,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脑与手机业务是TCL短期内赢利的保证

(2007-07-29 18:46:17)
 

文/罗小卫
TCL短期内是否可以赢利?
笔者以为,一定会!为什么,因为李东生旗下有还有两块可以短期获利的工具,PC与手机业务。如果赢利压力紧张,为了保证彩电业务,为了集团的赢利翻身,这两块业务都是可以牺牲掉了。
TCL国际电工就是先例,而此次杨伟强的离职更是TCL出售电脑业务的前奏。如果这块业务出售之后,TCL集团赢利还有压力,而且资金紧张,那TCL通信做出牺牲也即将到到来。当然这是个人的看法,具体是否这样发展就需要拭目以待,目前的焦点是TCL电脑业务会不会卖,如果卖,何时出手?不过笔者以为这一天不远了。
杨伟强怎么会突然辞职?TCL电脑怎么办?这是许多IT人士的第一反映。
要知道此前,杨被誉为“最能与李东生沟能者”,效力*ST TCL(000100.SZ)十三年,并一手创建了TCL电脑品牌,可谓TCL电脑的“灵魂人物”,然而如今他却与TCL电脑说了“拜拜”。
“也许在TCL电脑的出路上,他与李东生发生了重大分歧。”一位熟悉杨伟强近况的知情者透露,“TCL电脑可能真要卖掉了。”

黯然隐退
7月25日早上,业内突然传出消息,杨伟强已于24日正式辞去TCL电脑总经理一职,由原TCL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财务管理部部长杨建荣接替此职。
随后TCL集团证实了此消息,并称,杨伟强是“因个人原因”离职的,不过将继续担任TCL集团副总裁职务,同时,TCL集团将委派集团高级副总裁赵忠尧兼任TCL电脑董事长。
资料显示,杨伟强是1994年加盟TCL集团的,时年27岁。TCL,被认为是杨伟强的事业杠杆,其从一名普通业务员做起,一步步成为TCL集团的核心高管之一,最终成为TCL集团李东生“左右手”。
分析者认为,TCL电脑是杨伟强事业成功的真正开始,因为TCL电脑,他开始进入中国的PC产业,并成为产业影响者之一。这一时候开始于1998年,那一年,李东生谋划进入IT产业,当年3月,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的杨伟强被任命为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以手下4个人与TCL集团给的5000万元人民币起家,杨伟强将TCL电脑做得有声有色,员工数达到了数千员工,渠道商也到了3000家左右,曾在相当长时间,TCL电脑保持在全国前五名。
不过如今还是因为TCL电脑,使得杨伟强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最终不得不黯然辞职,离开自己亲手打拼出来的TCL电脑。
PC遭难
“TCL电脑”代表着杨伟强的光荣与梦想,他认为,“IT产品的消费化趋势”是TCL电脑的最大机会,“这个趋势去年开始出现并在笔记本电脑上出现很明显的跳跃”。
杨伟强表示,因为TCL的整个团队都是消费电子出身,所以TCL电脑可以在这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下有所作为。为此他将2006年定为“笔记本元年”,并期望TCL可以向笔记本转型。
事实上去年,杨伟强已经做了不少工作,TCL电脑也做了较大投入,包括引入张靓颖、产品创新设计等。据悉,其中仅Verone一个产品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000万。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杨伟强没有想到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8月份,TCL的彩电欧洲业务突然暴露出比较大的亏损,给整个集团的财务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TCL去年公告中显示,TCL多媒体及其附属公司在欧洲的业务表现欠佳,至2006年9月30日为止已累计亏损2亿多欧元(折合约为20多亿港元)。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出现在杨伟强领导的TCL电脑业务上。据悉,去年,TCL电脑公司的信贷额度从原来的7个亿一下子就减至3个亿,去年初,当时负责TCL集团市场运营的副总裁袁信成批给电脑的3000万市场推广费用被收回。
此变故使得TCL电脑2006年笔记本攻势在下半年被突然叫停,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TCL电脑崛起的商机。TCL电脑业务本身已经是二三线PC行列,处于边缘化,意外“遭难”,处境尴尬,杨伟强实际上也是如此。他既是TCL电脑总经理又是TCL集团副总裁,站在前者的立场,他需要为TCL电脑业务发展争取条件与机会,而站在后者的立场他又要以大局为重,暂时放下自己的“笔记本计划”。
事实上杨伟强也想到此点,他不久前透露,6月15日出台的TCL定向增发新方案中,他主动放弃了TCL集团对TCL电脑业务的1.5亿元的增资计划。
不过TCL电脑的发展问题还得解决。分拆上市曾经杨伟强考虑过,但2006年的战略夭折让此想法成为泡影。
战略融资是杨伟强为TCL电脑考虑的另一条出路,分析者认为,这也许是当时其与李东生达成的一致想法。杨曾透露,今年春节过后,他的主要工作就增加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据悉,全球性品牌、台系的产业投资人和国内的产业投资人都与他有过接触,其中如戴尔、惠普、宏碁、方正等品牌。
然而没想到,TCL电脑融资计划还没有完成,杨伟强却突然辞职了,这给TCL电脑的未来留下一个迷团。
继续经营?
杨伟强离开后,有观点认为,TCL会继续经营,从TCL出走的IT女强人吴士宏就是证明,她于7月初低调回归TCL。
众所周知,吴当年在IBM以PC起家,后来加盟TCL后实行过“天地人家”战略,也负责过TCL电脑,因此有可能出山再接TCL电脑重任。
不过反对者认为,吴重振TCL电脑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其到任后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二是目前TCL电脑业务人才越来越少。
有消息称,随着杨伟强的离开,TCL电脑业务还会有一批干将离开。而在去年,TCL电脑已经流失了一批高管,如原TCL数码公司副总经理兼任PC业务群组运营中心总经理的周春平离职,加入到TCL的竞争对手海尔集团。
在整个2006年,包括TCL笔记本产品市场总监毛骏飙、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总经理韦斌在内的多位中高层都已离开。
缺人缺钱是TCL电脑业务面临的难题,因此李东生继续TCL电脑业务经营的可能性不太大。
面临出售?
“TCL电脑业务可能要出售。”熟悉杨伟强者对本报记者分析,他认为TCL电脑是杨伟强事业的希望,除非发生重大分歧,他是不会离开TCL的,不会放弃TCL电脑业务的。
2001年,杨伟强为了使TCL电脑抢到“奔四”商机,大举投入,没想到当时会却遇到互联网泡沫,这导致当年TCL电脑业务出现亏损。而就在那种情况下,杨伟强也没有离开TCL电脑。
“杨伟强业绩不佳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根据集团的要求改革自己的思路。”这是2004年李东生逼退TCL手机业务掌门人万明坚时对杨伟强的评价,同样是业绩问题,一去一留,可见李东生的思路。那么这次是杨伟强是否犯了万明坚当年的错误。
“李东生可能要彻底卖掉电脑业务,而杨伟强可能坚持TCL继续经营电脑业务。”该人士推测,“否则不会出现杨伟强辞职的结果。”
分析者称,出售PC业务事实上对李东生而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其心目中,彩电永远是其主业。这一点其实杨伟强也清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副总裁的角度而言,彩电永远是TCL的老大。”
资料显示,家电、手机、电脑是目前TCL的三大业务结构,而前者更是TCL的主业,以TCL2006年财务报告为例,多媒体(家电)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虽然首次开始降低,但仍然占到总收入的62.33%,手机业务连续四年出现下降只前只占12.58%,电脑业务增长缓慢,目前接近于手机的份额。
TCL与汤姆逊彩电业务合并之后,不仅使彩电业务在TCL中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而且更成为全球最大彩电企业。因此无论牺牲哪一块业务,李东生的都会力保彩电业务。
而TCL2006年以及2007年第一季度季报的财务报告显示,先是由全年巨亏高达19.32亿元转瞬赢利1387万。有观点称,这是去年10月,李东生发现TCL集团已经无法回避亏损戴帽“ST”,于是要求各事业部把来年所有的应收帐款算入2006年度亏损,把2006年的亏损尽可能放大,为2007年赢利创造条件的结果,其实是一种财务处理技巧。
而TCL如何才能摆脱股市上的财报要求以至于不会被摘牌,分析者认为最快的方法就是“出售副业,保护主业”,这虽然有些饮鸩止渴,不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杨建荣的出现让外界进一步怀疑李东生要出售TCL电脑业务。资料显示,接替杨伟强电脑业务总经理一职的杨原是TCL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财务管理部部长,他接替杨被分析者认为是在财务上对电脑业务进行盘点和估价,以期在谈判中如何卖一个好价钱。
已有先例
事实上出售资产李东生曾用过,TCL国际电工就是前例。2005年底,当时同样是出于集团业绩压力,李东生将TCL集团旗下的国际电工与智能楼宇两项业务以16.9亿元卖给法国罗格朗公司。
“盈利资产出手后可以有不错回报,出售的资产也与核心主业关联度较小,主动放弃更可集中更多资源用于刀刃上”,李东生称其此招为“靓女先嫁”法则。
比较有趣的是,原TCL国际电工创始人、总经理温尚霖在出售国际电工前也选择了离开。据悉,温当年也曾是李东生手下的另一位得力助手,与负责TCL手机的万明坚、负责TCL电脑的杨伟强在TCL集团齐名,从TCL离开后,温在李东生出售TCL国际电工半年前的2005年5月创办了惠州爱帝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自己的“IDV国际电工”品牌。
当然TCL具体是要卖还是继续经营PC业务也许只有其内部人最清楚,本报记者在7月25日试图联系TCL电脑公关经理张楠询问此事,不过其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一直没有收到回复。
但有知情者透露,TCL电脑业务中层以上管理者当天上午到中午一直在开会,以统一对外口径,据悉统一的内容是,“TCL电脑目前不会出售。”
不过对此说法,业内颇多质疑。在资金跟不上,人才大面积流失的情况下,TCL电脑如果不出售那如何继续经营是一个大难题。
顾问公司Analysys International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台式机PC市场的前三名分别是联想、方正、同方,份额分别为36.1%、13.4%、10.3%,惠普和戴尔分列第四和第五,排在她们后面的还有神舟、宏基、TCL、七喜等品牌,其中TCL电脑仅占3.8%。
“今年与明年PC市场比较动荡。”易观国际PC分析师李翀称,“做不成规模的PC企业面临被‘洗牌’的可能,尤其是一些二三线的品牌可能会惨遭淘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