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鲜自由的艺术生态

(2022-03-31 11:56:31)
分类: 我说
新鲜自由的艺术生态

2019-08-28 18:02 
作者:高昌 
来源: 文旅中国

近年来,诗词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青年诗词作者队伍生机勃勃,写出不少好作品。他们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使旧形式与新内容得到完美结合,创造了不少鲜明生动的抒情形象,形成了新鲜自由的艺术生态。
诗词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为什么能够重新吸引当代诗人的关注?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当下的文化生态,为诗词复兴提供了一个春意融融的宏阔背景。二、传统诗词源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恒久魅力,把汉语言的音韵美、形式美推向极致。诗词格律被称为黄金格律,作为汉语言中最美丽的艺术花朵,本身就有着永恒的优雅和芬芳。三、新时代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新时代和诗词有着天然相通的心灵密码和精神谱系。四、现代人生活忙碌,工作繁重,而诗词形制短小,格律规范,便于自娱自乐,也便于感事抒怀和传递情感,同时还不用费多久的时间,非常切合当下人的精神需求。五、当代人对生活有着宝贵的好奇心,接受新生事物也比较快。手机和电脑等现代科技的助力,很容易就能在短时间内集聚起众多的当代诗心。
阅读近年来的诗词作品,我有以下几点突出的感觉:
关于礼敬和传承。越是青年诗人的作品,格律越谨严和精纯,捍卫格律的态度甚至比一些老先生还更加坚决。这与当下青年人的多元知识结构和深厚古典修养有着直接关系。不过诗词传承不是机械地复制粘贴,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前人格调和风韵的简单重复。致力于创造,才能丰富多彩。勇于创新,才能活力无限。
关于现实感和生活欲。变革的社会为诗歌提供了宏阔的思想空间和历史背景,活力四射的生活与当代诗人们的火热激情对撞,迸发出了灿烂的思想火花和艺术光芒。他们带着滚烫的生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激情完成精神的成长和蜕变,并以五花八门的个性姿态向着中国诗坛列队走来,记录下自己青涩而新鲜的时代体温,也唤醒更多的沉寂而迷茫的缤纷岁月。
关于借鉴和转化。当代诗词作者的作品更多汲取新诗和西方现代诗的艺术营养和表现方式,大量使用反讽象征、意象群组、通感移情、时空变换等等表现手法,借以反映新世界,表现新思想,营造新境界,用现代精神和时代目光体悟生活、感应现实,取得了非常突出的创作成就,给当代诗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丰沛营养。比如:“三月看新桃,林间起火苗。心头能不热?春色正燃烧!”(《赏桃花林》)作者呈现的是一个热烈的春天氛围,采用的是日常口语,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实际上也可看成一首微型的新诗。诗的结尾,与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积极的口语化探索。当代诗词并非如某些偏见所论为一种文言文为基础的诗体,相反,更多的反映当代生活的诗词作品,则是以口语化的思维方式和形式呈现,语言通俗又文采斐然,妙趣横生,让读者感到新鲜活泼,有出奇制胜的感觉。如“一伙儿童撑膝看,谁丢石子一声‘咚’。”这里的“咚”字,用得多么轻灵响亮。
鲜明的新思想和新态度。今人诗词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为中国诗坛重新接续传统文脉,而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带来了理念上和气场上的崭新气象。智慧的思维、开放的胸襟、探索的意识、强烈的创新精神,席卷一切陈腐意识和朽臭观念,充盈着一个浪漫热忱的精神世界。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当代诗人们的诗词作品带来的不是陈旧的思想,而是新的美学原则。如“别有诗情生大块,东西南北付琴箫”(《戏赠谢冕》)、“我亦曾经沧海客,文章虽贱骨非轻”(《即事寄袁鹰》)。
新生活速写和新词汇入诗。如“夕阳求扫二维码,拉我入它朋友圈”(《生日感怀》)、“积雨江湖灯又满,地图潮湿几人标”(《毕业季》)、“微信频催君莫怪,春节过后恐来迟”(《探梅》)、“闲倚银台说马云”(《趣题网上购物节》)等等,都带着热气腾腾的时代体温和生活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