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如何监督(上篇)
(2017-09-04 17:28:33)
标签:
监督检查制度监督制度漏洞采购审计采购监察 |
分类: 企业内部监督与合规管理 |
企业采购如何监督
(上篇)
无论审计、纪检、监察、内控、合规管理,还是全面风险管理,对企业采购的监督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omplianceISO19600 和加入企业纪检监察业务群 168908593)
企业有两大利润来源,一是市场订单里的利润,二是采购里的利润,尤其对于那些采购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成本占比比较大的企业,企业采购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利润来源的生命线!因此,重视企业采购监督是各企业的共同诉求!企业采购如何监督?就成为企业监督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主要命题。笔者试着以十多年的实战经验,来比较完整的阐述企业采购如何监督,按照上中下三篇逐步呈现,供同行批评指正!
企业采购工作内容
企业采购包括哪些工作内容?这也是企业采购监督的内容范围。
企业采购工作内容包括:合格供方入库管理、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采购计划与招标策划管理、招标文件管理、投标人推荐与审定管理、投标人投标过程管理、评标评委管理、开标评标定标管理、采购合同签订管理、采购合同变更管理、采购合同履行验收计量管理、采购结算管理、采购支付管理、采购标的出入库管理。
这些采购内容根据其持续的工作时间和顺序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采购业务日常基础性工作,包括合格供方入库管理、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和采购标的出入库管理。另一类是一次性采购程序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包括采购计划与招标策划管理、招标文件管理、投标人推荐与审定管理、投标人投标过程管理、评标评委管理、开标评标定标管理、采购合同签订管理、采购合同变更管理、采购合同履行验收计量管理、采购结算管理、采购支付管理,它们之间存在比较严格的先后逻辑勾稽关系。采购业务日常基础性工作为一次性采购系列活动按质按量和经济合理地完成提供供方资源保证。一定程度上讲,把合格供方名册管理、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和采购标的出入库管理做好了,才能够持续的把一次性采购系列活动做好!
◆◆◆◆采购业务日常基础性工作◆◆◆◆
合格供方入库管理
合格供方入库管理内容:包括市场上潜在合格供方信息的初始收集、供方推荐、合格供方标准制定、供方初次考察(尽职调查)、合格供方建档、合格供方档案动态管理等,主要是引进新合格供方管理工作,有的单位也叫合格供方名册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要点:企业是否制定合格供方考察入库管理流程制度,检查企业是否制定合格供方考察入库管理目标,检查是否规范市场上潜在合格供方信息的初始收集方式方法,是否规范企业内部人员供方推荐要求,是否制定合格供方通用的基本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每一合格供方是否均经过初次考察评价(尽职调查),检查合格供方考察评价是否经过企业技术、质量、商务、财务、安全、环境等专业考察评价,满足基本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的合格供方证明材料是否纳入合格供方档案,合格供方档案资料是否持续更新,处于动态管理。检查每一个合格供方从市场上供方成为合格供方的过程记录是否符合合格供方考察入库管理流程。监督检查合格供方入库管理时,监督检查人员需要验证合格供方档案资料是否真实有效。
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
供方合作等级评价管理内容:包括每年定期的对合格供方积极参与投标、合作服务质量、供应能力、技术水平、物品质量、资金实力评价工作和业务合作等级动态管理等,主要是对合格供方合作质量的评价与合作战略管理。
监督检查要点:企业是否制定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流程制度,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目标,是否每年定期对参与过采购投标活动的供方进行合作等级评价,是否制定供方不同合作等级评价标准,合作等级评价标准是否包括合格供方积极参与投标、合作服务质量、供应能力、技术水平、物品质量、资金实力等,合格供方的合作等级评价档案资料是否持续更新,处于动态管理,检查合格供方的合作等级降低和提高是否经过企业技术、质量、商务、财务、安全、环境等专业评审,是否在企业内部网络平台及时公示。检查每一个合格供方的合作等级调整过程记录是否符合合格供方合作等级动态评价管理流程,并监督检查人员需要注意支持合作等级的原始资料是否真实有效。
采购标的物出入库管理
出入库管理内容:包括物料收发存账记录、账与单据管理、物料进库、出库、盘点等工作。
监督检查要点:企业是否制定出入库管理制度,是否制定出入库管理目标,是否建立物料收发存台账,是否建立物料收发存报表制度,每批次物料入库是否填写完整信息的入库单据,物料质量证明材料是否登记,每批次物料出库是否填写完整信息的出库单据,入库单据是否两人或者两人以上联签,出库单据是否两人或者两人以上联签,库存物料是否有标识牌,物料标识牌是否标明入库日期和保质期,库房是否定期盘点,库房的物料数、台账、报表是否一致,物料账物盘点表是否两人或者两人以上联签。
(待续中、下篇)
作者:樊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