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徽州女人》剧本赏析(三)
(2012-03-15 18:05:25)
标签:
黄梅戏徽州女人剧本杂谈 |
分类: 名段词曲 |
第三幕
[春夜。时光又流逝了十年。
景:梁柱。古梁柱的柱头被放大了。
[“吟”的主题音乐进入。
这是一个女人无奈,迷惘,孤立无助的苦吟;没有愤怒,没有呐喊。音乐描绘出的女人的叹息,是那样深,那样长。
古梁柱渐显,它被灯光刻画得怪异,奇妙,泛出绿色;黑色的平台被逆光勾出轮廓。
[女人静静地躺着,手中拿着那封电报,她时时地翻身,辗转反侧。
女人身着灰色的孝服,白头绳系着长发。
女
天天笑我苦,夜夜羞我孤。
[象是要躲避古梁柱的嘲笑似的,女子翻身坐起。
这薄纸一张似风掀起万顷波澜,
刹时间却又噤若寒蝉……
公公无端气绝,
婆婆也撒手归天不管。
公婆呀!
今日你二老已入土为安,
我可怎么办
尽孝道,我熬过了二十春,
盼人归,我似喜鹊枝头欢,
从今后,
我无孝尽,无人盼,
这夜呀,长夜,夜长;
这梦啊,梦绝,绝梦。
[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女
生儿育女烟火兴。
小侄啼哭伴无眠,
何时熬到明天?
天明,明天,也是个奈何天,
我无事可做怎么办?
上坟,烧纸?——清明未到,
煮饭,纳鞋?——谁吃谁穿,
抹屋,扫院?——只需瞬间,
井台打水?——再无期盼……
从今后,莫非真是,
无孝尽,无人盼,
无事想,无事干,
无依无靠无牵挂,
无着无落无忧烦,
无依无靠无牵无挂,
无着无落无忧无烦,
无喜无悲,无梦无醒,
无日无月,无生无死,
天哪,
这熬不到头的日日夜夜呀!
我可怎么办?……
[女人倒在黑平台上。
[一时间万籁俱静,远远的一声长吁。
[“春”的主题音乐引入。
女
颤瑟瑟;……
血又涌啊,
涌如泉。……
[古梁柱渐渐变红,象是在燃烧。
为什么血如泉涌,
为什么体热难耐。……
血又涌啊,
体热难耐,
[“春”的音乐主题延伸。
莫不是春又来临,
莫不是春又来临,
我心跳难平,
我心跳难平,
春啊春啊,
你莫来临!
我熬得过那长夜,
熬不过这春哪!
春哪,春!
你莫来临!……
[报春的主题音乐形成。
女
[女人辗转反侧。
[报春的音乐达到高潮。
[女人猛然站起,衣滑下,内衣露了出来,她直挺挺地靠在正中的柱子上,猛然间,响起一阵冰河开裂般的声响,正中的柱子蓦然向后倒下。
[后面,满地的迎春花黄得诱人。
[音乐——春潮澎湃。
[占梁柱分开推下。
[风吹,发散,衣飘,女人手拿着电报向迎春花飘去。
女
春啊,春啊,你莫来临,
春啊,春啊,春啊,春!
[“春”的歌声反复。
[流动的迎春花和女人的独舞,女人投向迎春花,又躲避迎春花。
[“春”的音乐尾春天中推出井台。
[女人慢慢走向井台,卧坐在井台。
[迎春花隐去。
[冥静,
[无奈的音乐伴着井蛙的鼓臊,极端的无调性。
[女人依在井口,懒得看却又看了一眼井。
女
女
井下传蛙鸣,
(蛙声叠起,女人站立)
女
啊!
这口井啊,清如镜,
日落云霞夜落星。
[女人在井中看到自己,她仿佛第一次发现自己是那样美。
女
是画,是人?
是月,是星?
(白)啊,那是我!
(唱)小青蛙呀,
我不去井底和蛙鸣,
我要上天伴星星。
[天籁之声传来,灯光渐起,泛出银色的异彩。
[天籁之声剔透晶莹。
女
我再不惧黑夜,
再不怕天明,
耐得住寂寞就不会寂寞,
我的心啊,直飞上云天九重,
童
月明明如镜,
月亮月亮挂在天边。
女
我岂能只求速死不求生!
[女人坐在高高的半月边。
[天籁之声,伴着奇异美妙的画面。
女
天大大无边,
地大大无沿。
月亮,月亮,
你静静地挂在天边,
不叹无奈,不知清冷,
不避云雾,不怕雷霆,
忽圆忽缺,时阴时晴,
你总是那样安静。
[远远地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和小叔子的画外音。
小 叔
子
[光起,空的空间。
[小叔子抱着孩子的特写。
小 叔
子
女
小 叔
子
[女人从小叔了手中接过孩子。
[女人的舞蹈。
[收光,幕落。
第四幕
[景:有阶梯的巷,被两边的宅子挤得满满的。
[恍如隔世的音乐。
[大幕缓缓升,幕后一排长长的石梯渐渐露出。
丈夫站在石阶上,一动不动地,象个画中人。
他穿着长袍,外面套着橄榄领大衣;头戴一顶水獭船帽,着一双礼服呢元宝棉甘雨;戴一付银丝眼镜,拄一支文明手杖,他的着装看似考究,买则透出破败。
丈
年高方知世事多。
三十五年弹指逝,
毕生理想化冰河!
[台阶顶上出现了一群孩子,他们从未见过这副模样,象看怪物一样地看着他,他发现了孩子们,想过去问话,孩子们却一轰而散地跑开了。
丈
(唱)看故园风物仍是旧时样,
山重路曲石桥长,
谣歌无腔信口唱,
四野宁静鸟低翔……
如入桃源生慨叹,
宦海沉落复还乡。
想当初,年少气盛寻的是海阔凭鱼跃,
又谁知,命运难料沉浮荣辱总无常。
辱时作囚居阶下,
荣时粉墨再登场。
几起几落心灰懒,
何必痴迷逐沧桑,
不如采菊东篱下,
不如曲水饮流觞,
不如闲卧南窗榻,
做一个山民醒黄梁。
(回身发现孩子们还在周围)
(白)喂,小朋友!
[孩子们不懂什么是“小朋友”,一哄跑掉了。
(苦笑,唱)想当年我曾把老秀才笑,
笑他是少小离家老大无为又复还。
如今我苦笑笑自己,
飞不高的山雀转了一个圈儿又归山。
[吹唢呐的上,他远远地就看见了丈夫,但是没有认出来,丈夫回过身来也发现了吹唢呐的,吹唢呐的正在仔细打量着他。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丈
[唢呐声远远地飘来,是吹唢呐的心中的声音。
吹唢呐的
丈
吹唢呐的
(欲下)
丈
吹唢呐的
[唢呐声渐强。
[收光。
[唢呐声中转扬。
[女人在老宅前沐浴着阳光。
她坐在一张旧雕花圈手椅中,养子坐在她脚前的小木凳上。
女人在为养子篦头,编辫子。
[台侧晾着一把油纸伞。
[气氛淡雅,恬静。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养子拿起伞,下。
[女人痴痴地看着养子下场的方向。
[幕后传来她自己的声音。
女人歌声
伞下书生握书卷,
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
一条乌黑的长辫肩头上飘。
飘哇……飘哇……
[女人沉思着,捋着梳子上的头发,一缕一缕地放在膝上的帕子上。
留下青山雾朦朦,
半月塘中雨打莲。
[吹唢呐的上,他没有马上开口,他不知该怎么说。
[女人包好帕子欲进屋。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江河水”般的音乐,似闷雷滚动。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江河水”般的音乐远去。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心中的唢呐声冲动地涌了出来。
[长时候的静场。
女
[吹唢呐的说不出话了,拼命地点头致意,表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女
吹唢呐的
[吹唢呐的下。
[养子出现在门口,挑着担子,一头是书和放腌菜的竹筒,另一头是米袋和那把油纸伞。
养
女
[养子闷头不语慢慢地走着,横穿舞台。
女
养
[“江河水”般的音乐变奏——母子情深。
女
[女人哭了,三十年来,我们第一次见到她哭,哭得那样凄楚,象江河水一般,无尽无休。
[女人终于平静下来。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
女
[养子去挑担。
女
养
[女人愣住。
养
女
[收光。
[哑剧。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的声音。
[一群女人上,是一群年轻的女人。
随后抬上一顶灰蓝色的轿子,轿夫已经老了,吃力地抬着。
女人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是一组慢动作的哑剧舞蹈过场。
[女人们下场后,一群男人叽叽喳喳地上,簇拥着丈夫。
[最后是吹唢呐的上,他手上仍拿着那支唢呐。
[众人渐渐隐没。
[特写光照着吹唢呐的,他狠命地吹了起来……
[一切都安静了。
[光也是慢慢地升起。
[舞台后区约二米高处,出现一座横贯舞台的村舍。
[从村舍两边走出了女人和丈夫,二人远远地望着,女人手中拿着包袱。
女
丈
女
丈
女
丈
[丈夫走向女人,女人也走近丈夫,打开包袱,递给他。
[丈夫看见了辫子,抬眼看了看女人。
丈
女
[丈夫抬头仔细辨认女人。
丈
女
丈
女
丈
[女人没有回答他,沿着台阶走下。
丈
女
[女人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面幕落下,高屋一直顶到沿条。
[收光。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