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孩子要发自内心
(2010-03-09 01:32:27)
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的爱闪光点可取之处 |
分类: 教育杂谈 |
相信每位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真的,但是孩子能真正完全体会到父母的爱,相信并不是很多,甚至有些孩子对父母的爱不胜其烦,避之惟恐不及。试想,这样的爱,还能算得上“爱”吗?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那些父母不会爱孩子、不懂爱孩子:自己高兴了,或孩子表现得“好”了,孩子想怎么样,只要能办得到,一切皆顺意;而自己烦时,或孩子表现得不合乎自己的心意,就“恨铁不成钢”地批评指责一番。这种“冷热无常”的爱,很容易致使孩子对爱麻木。想让孩子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首先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爱:赏识孩子是爱孩子,批评孩子也是爱孩子,只要得当,都能取得好效果。赏识孩子就是要多从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赞赏,以起到激励作用;批评孩子要针对错误进行批评,对事不对人。赏识和批评都应给孩子指明发展方向。
赏识孩子必须由衷而发,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不会有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孩子虽小,他们的“阅历”没有成年人深,但是他们的观察力很敏锐;心灵很单纯,但对举止神态所承载的内心世界感知却不次于成人。如果我们的赏识只是敷衍了事,时间一长,必然会被孩子看穿,那后果不仅是对孩子的行为起不到激励促进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抵触情绪,甚至感觉家长很虚伪,并有可能效仿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爱释冰心,更非一日之功。因此,家长教育孩子,要让孩子成才,就应注重用爱感化,多做换位思考,多理解体恤孩子,多了解孩子状况,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急躁、更不可拔苗助长。
我们如何才能让爱发自内心,感化孩子?
首先,父母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放下架子。父母与孩子在关系上应是平等、民主、亲密无间的。应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甚至把他当作与你一样大的人来看待,千万不要把他当做不懂事的孩子,更不要把他当作傀儡。如我们对孩子说话时态度要郑重,眼睛注视孩子的眼睛,面带笑容,语气要和蔼而有激情。
其次,我们不提倡全责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即使事情办“砸”了,也要从中看到孩子的可取之处。赞扬其闪光点与可取之处,这当然不是说孩子办了错事,我们也要夸他办得好,办得漂亮;那样要么会让孩子认为你是在取笑他,要么就会让他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当然,我们也要客观指出其错误与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再次,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抽空多陪陪孩子,做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或游戏,这样可以更好的拉近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那么在此时,你的赞赏话语才会更容易打劫他的心,发挥最大的效力!
最后,我们家长也要不断的去学习,学习家教理念与方法,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总之我们对孩子的赞赏要发自内心,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它所蕴含的内容,我们要能运用好,非用心不可。
此文作者是我的好友,今特拿来分享给来到我空间的好朋友们!并且: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和几位教育界的好朋友以及一帮爱好教育事业的朋友们正在策划一个教育网站,当然主要是我和此篇文章作者合作。于近期将投入运营!期待你的光临!请大家关注我的空间,我会及时通知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