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黄维行军”说起——充斥古典色彩的电影长镜头(完)

(2011-08-15 12:16:17)
标签:

娱乐

分类: 我的电影观
“有声似惊雷”

在西西河上,我看见有回帖,问范伟同志的演技。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同是在《看车人的七月》,在影片后半部分一个颇能突出演员表演功力的长镜头。

儿子小宇的300块捐款被一帮小混混劫走了,他找同学去报复,因打架被警察拘留。杜红军(范伟饰)去派出所领儿子,回家又看见欺软怕硬的恶人刘三正搬在他们家的东西。正值年少叛逆火气大的小宇对父亲一贯的胆小窝囊很看不上,坐在一边赌气不吃饭……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6065734.jpg

“叫你吃饭呢,听见没有?”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6065757.jpg

“找抽呐?!怎么着,你还来脾气了?有本事别吃,把我这么些年给你的饭,都、都给我吐出来!”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6065837.jpg

“学校捐款你找我要啊,这么些年我什么时候缺过你的钱花?你还找流氓打架!”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6065905.jpg

“你不就会跟我来这个么?有本事你找刘仨儿去呀!”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7204046.jpg

“你以为你爸爸跟你一样找流氓打架?你爸爸懂法,你爸爸不是流氓……我看出来了,你看不起你爸爸,嫌你爸爸挣的钱,贱,对不对?成,你大了,我养你到18岁,你到外面住去,我不给你丢这个人。走,走,滚!”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6065959.jpg

 

首先我们还是从镜头的技术角度来分析,这个长镜头是固定机位的近景,从技术上来说层次很浅,但里面涉及到电影摄像当中的另一个特征:“框架”。

请注意看,摄影机是从另一个房间拍摄这个镜头的,中间房门的两边门框始终在画面里出现,形成一种“画中画”的效果,这就是“框架”的一种(捕捉框架)。他在画面左、右的横向方向上舒服了空间的延展,但通过画面内景物的布置和人物的移动,形成明显的纵深感。

 

我们再说演员的表演。话剧和电影在排演的工作方式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话剧长达1~2小时,主要演员直接面对观众,在全过程当中都要保持高度的紧张、兴奋,在走台、台词对白上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

电影表演面对的是导演,一次不行可以重来,何况电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拍摄完成的,没个镜头拍摄准备过程又能分成对词、试戏、正式开拍三个过程。

我不妨用飙车来形容比较:话剧表演就是油门,要一直踩下去,不能松懈;电影表演是刹车,一点一点的踩。

所以,很多科班出身。舞台经验丰富的话剧演员在初次参演影视剧时,都有“不过瘾”的感觉——我这赶调动上情绪,感觉正好,那边导演喊一声“过”,这条就拍完了。在诸多电影镜头中,恰恰是长镜头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而多用来表现复杂的情节冲突和剧烈的感情变化,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

《看》中的这个长镜头,全片中范伟扮演的看车人杜红军一向老实窝囊,只有两次发彪,“燃”起来了,一次是这个,另一个就是后面用板砖拍倒恶霸刘仨儿。这段戏就是一个完整的长镜头,也是这部电影里最精彩的一个情节冲突的高潮——父子二人在饭桌上有一场从冷战、僵持,直到试探、交火、爆发,是一个情绪发生剧烈拨动的对手戏,能把这段戏表演的如此自然,流畅,足可见两为演员的能力了~

也是在《看》一片之后,让我对范伟这个演员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我一直担心他也回把小品/二人传那种流俗套路习惯性的带到电影表演中,但这种担心没有发生——范伟以自己出色的表演,证明了自己是在饰演社会底层小人物方面,拥有令人惊叹的演技!

在《看车人的七月》之外,范伟最近几年还主演过《耳朵大有福》,在华谊冯小刚的一些贺岁电影里也出演过戏份不多的角色(如手机里的“砖头哥”,天下无贼里的劫匪),基本都是小人物,正式从这些活灵活现的小人物身上,让人领略到了一种醇厚的艺术感染力~

 

 

《唐山大地震》的遗憾

好了,我的懒劲又上来了,实在不想写下去了。前面我用中外各种军事战争片、小成本文艺片和广告的例子简单的说了长镜头的运用特色。那最后就那今年夏天最火的《唐山》(估计也可能成为今年全年的票房王了)来说说遗憾吧.

复杂景深的运动长镜头在表现大场景和细节方面可以达到非常震撼的画面效果,但是很遗憾,我们在《唐山大地震》里计划看不到设计优秀的长镜头。比如说这段阎妮背着儿子赶往机场的段落: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7203546.jpg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7203601.jpg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7203615.jpg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7203630.jpg

http://picture.talkcc.com/0,1011/29394_07203644.jpg

如果镜头从对阎妮的平视开始,逐渐拉远拉起来,改为俯视,一览浩浩荡荡的灾民人流,让的灾民队伍和军率色的救灾部队同时出现的镜头画面中,一只土黄色的人流和另一只军绿色的队伍形成色彩上的反差,然后再出现天上正在空投的飞机……这种视觉冲击力就是极端强悍的了。

但是很可惜,这一段我们看的都是一堆接在一起的短镜头~

因此,镜头表现的差强人意,加上该片情节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对《唐山大地震》艺术水平的评分,也就是个“将及格”罢了~

 

全文完

2010年11月8日晨 秋原 于京东肉饼慎思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