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01

(2010-05-06 07:06:58)
标签:

华谊兄弟

票房

风声

冯小刚

中国

杂谈

娱乐

分类: 风声惊聩

01、前言

    华谊兄弟上市的动静闹的很大,从去年九月中旬开始,各种报道、宣传声势便一浪接一浪,未见停顿。直到最近,依然还有不少朋友给我发来短信,询问倒底该不该买这只股票。正好,我以前一直很想专心撰文讲述一下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就借这个机会一起兑现了吧。
首先声明一点:股票这东西,我即不懂也不碰。我仍然从我的行业角度去评述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分析他们在影视娱乐业一系列商业运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冯的电影和创作特色,褒贬兼有。
    视字数多寡,本文分若干章节分步连载。影迷和股民们可以在我这些文字里面寻找你们需要的蛛丝马迹~

    2009年1月6日晚,京师世贸天阶,在华谊兄弟为《非诚勿扰》举办的庆功会上,意气风发的冯小刚举起一张折成八页的红色条幅。这张纸幅上记录了一个以“3”开头的九位数,不仅宣示了该片内地票房出人意料的巨大成功,同时也宣告冯小刚成为即吴宇森之后、第二个内地单片票房突破三亿元人民币的电影导演;以及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累计内地票房突破十亿元人民币的导演。而早在2004年年末,他就凭借《天下无贼》荣登亿元俱乐部,成为大陆五个亿元票房导演之一(另外四人是02年的张艺谋、05年的陈凯歌、09年的宁浩和陆川。本文不涉及香港籍导演)。尽管没有任何官方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体对冯取得的这一成就给予认证、总结和评价,但从1997年《甲方乙方》以来实实在在的票房统计数字依然足以证明这个殊荣。如果说,距此五个月前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张艺谋是大陆艺术成就最为卓著的“多元”导演,那么冯小刚足以堪称内地商业价值最为可观的“多产”导演。
    一个从没有经过影视剧导演专业的高等教育、以美工开始做起的“野人”,从当初剧组里的老戏油子成为今天中国电影界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代表性人物,这个既成事实里面除了冯小刚个人的成就以外,也是中国娱乐圈乃至整个文化圈里一个戏剧性的奇谈了……

    在《我的电影观》第七章节的末尾,我就表示要专门撰文讲述一下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并说这是我一个已经“蓄谋已久”的意图。起码在今年年初,我撰写分析电影档期和票房的《关于电影“票房”与“票价”的集中话题》系列文章当中,我就明确透露过这一想法。不得不承认,之所以迟迟不动笔,我多少是出于对同业和同行们的顾虑。
    无论冯小刚导演个人还是华谊兄弟公司,自2000年之后的最近十年当中,于内地影视界纵横捭阖,隳突四方,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于公司业绩和社会声誉两方面多有收获,迄至今日,俨然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业界的宠儿、民营影视娱乐型公司当中的典范和领跑者。尽管多年来各路媒体对他们的关注和报道已经可以用“连篇累牍”去形容,然而过去对他们的大部分“曝光”,几乎都出于娱乐宣传的目的,仍然停留在炒作的范畴之内。直到最近几个月,华谊兄弟在创业板申请上市的计划获得通过,招股书和财务审计表大白于公众目光之下,结合透露出来的各项运营数字,对他们深入、系统的介绍与分析才逐渐丰富起来。然而,这些报道在“娱乐”气氛的浸染之下,又迅速偏向到对那些华丽的“明星股东”和他们各自持股量的反复比较当中了。
    就如同时下正在全国公映的那部出自华谊兄弟的谍战大片一样,甭管是刻意故弄玄虚还是确实神秘莫测,迷底总该被揭示。从本文开始,针对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话题就开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