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看电影 |
文/9条命
为了六一儿童节,决定找一部关于孩子的影片来看,于是翻到这部<战场上的小人球>,很少接触到的芬兰电影,一直没有看,也一直想知道台湾人为什么把片名翻译得这么奇怪.
战争的残忍,不仅仅是前线战场上的杀戮和死亡,战争背后的每个家庭都有伤痛,让一个年幼的孩子不断面对"生离"之痛,那该是怎样的残忍?
二战期间,9岁的芬兰男孩艾洛,父亲战死,无力抚养他的母亲只有把他送往相邻的中立国瑞典避难,被救助机构"分配"到海边农场的一个普通农户抚养.对于艾洛和那个家庭来说,这是无从选择的,亚玛和辛娜夫妇曾有过一个女儿,6岁时淹死在海里,女主人辛娜希望能抚养一个女孩,当一脸稚气的艾洛独自拖着行李从公车上下来时,辛娜失望地转身离开了,她不打算从心里接纳这个男孩,艾洛有些无所适从,善良的男主人亚玛以朋友般的友好让他得到了一些安慰.就这样,语言不通,环境陌生,艾洛在对生母的思念中开始了他在异国的寄宿生活,而辛娜也逐渐地转变了看法,开始与艾洛建立了感情...
站在艾洛的立场,也许他就如同片名提到的"小人球"?在非常时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去留,不愿意去瑞典,希望留在妈妈身边却非去不可;终于适应寄养家庭的生活,放下想念的母亲、愿和辛娜重建新的母子关系时,却在战后不得不重新回到芬兰;战争无情、大人无助,孩子在大人无数个决定与保证下,不断的适应死别与生离;当每一个约定都破灭,"不会有改变"却一直在改变的现状,让孩子已在这段流离岁月中丧失对人的信任,小小的心愿只是"维持现状不好吗?"都不能如愿,让人心酸.
艾洛的妈妈在艾洛和辛娜的眼里是个自私的女人,她在遇到可以依靠的男人之后曾写信给辛娜,希望艾洛能永远留在瑞典,已经慢慢接纳了这份母子关系的辛娜决定把艾洛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抚养,可是战争结束后,那个男人回国,艾洛的妈妈难耐孤独,又希望接回儿子,使幼小的艾洛再次面对"生离",他已经离不开辛娜妈妈...全片中最为煽情的一段戏就是小艾洛与辛娜妈妈的离别,当他叫着"辛娜妈妈"而硬被拉上汽车时,当汽车开走后,一直坐在屋里不肯送他的辛娜追出来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凭心而论,这是一部相当感人的电影,平淡的叙事中饱含真挚,以一个孩子的经历间接对战争做出最有力的控诉,直指心灵深处,但是导演的技巧显然不够老到,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有些流于表面,叙事上也有不少缺陷,比如这个家庭中那个中风的长辈,再比如艾洛在农场结识的那个小姑娘,这些次要角色似乎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交代得不够充分,辛娜对艾洛的态度转变也缺乏更有说服力的事件来加以表现,感觉稍显突兀,不够自然,对比<钢琴师>之类经典反战题材作品,这部影片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不过,相对于一个出生于70年代,资历不深,作品不多的导演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题材上已经足够打一个不低的分数,其他的倒不必过于苛刻了.
演员整体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其中尤以小主人公艾洛的扮演者最为出色,前半段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完全带出一个被迫远离母爱,远离祖国的孤苦心情,而当自己融入辛娜妈妈一家的亲情之后,那种孩子的满足和童心便又不时地流露出来,寄人篱下的敏感,和陌生环境下的乖巧,都被小演员演绎地非常生动.
影片以老年艾洛的讲述开始,采用了倒叙,有意思的是,现实中的叙述采用了黑白影像,而对往事的回忆却是彩色的,这与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所使用的手法如出一辙,巧合的两部片同样又都是描写母亲的电影,又是在致敬?不得而知.
这是一部应该在母亲节观看的影片,<战场上的小人球>听起来似乎很贴切,但是整部影片并没有出现一个战争镜头,战争始终是作为背景,是通过人物的口中,收音机的广播中,以及书信中被传递出来的信息,再者也不符合影片深沉的基调,不看剧情的话甚至会误会这是一出喜剧,个人感觉还是英文片名的直译<我的妈妈>更适合一些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片资料:
战场上的小人球(2005年)
英文片名:Mother
of Mine
类型:剧情
国家地区:芬兰/瑞典
对白语言:芬兰语/瑞典语
色彩:彩色/黑白
片长:117min
上映日期:2005年9月30日 芬兰
导演:
卡拉斯哈洛
Klaus Haro
演员:
Topi Majaniemi
Marjaana Maijala
Maria Lundqvist
Esko Salminen
Marjaana Maijala
Maria Lundqvist
Esko Salminen
本片背景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芬兰与俄国对战,约有70000儿童被送往中立国瑞典,等待和平后回国。故事中的小男童,因为被送到另一国家,演变出自己有两个妈妈、两个家,但又不知那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然而自己拒绝接受新家庭,每天等待亲母的信。及后亲生母的另一段情、养母初时对自己的不接纳……直到养母对小男童的了解、照顾,男童对养母的感情亦视为亲母。无奈战争结束,男童需回芬兰,再次与妈妈分离……
曾代表芬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战埸上的小人球],是近十年来芬兰在国际影坛上享誉最高的影片(IMD评价一直在8.1),得奖无数,包括:美国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外语片,北欧电影节观众票选奖、影评人奖,开罗国际影展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影片,多伦多国际影展观众票选麦最佳影片等等….
1971年出生于芬兰的卡拉斯哈洛Klaus Haro
这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就获得了柏林影展的玻璃熊奖,第二部片【战场上的小人球】就代表芬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前途大为看好,事实上克劳斯哈洛也真是个孩子王,他在片场与多名小童星打成一片。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mother of mine]改编而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超过70000个小孩被芬兰政府送往中立国瑞典的家庭以逃避战祸。这个题材首次被拍摄成电影,主角小伊诺正是这场战祸中的受害者,他的人生历程中有两个妈妈,但在他心灵深处却是一个没有妈的小孩。





前一篇:血腥到底的<隔山有眼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