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大多数”被“极少数”绑架

(2013-07-20 00:31:38)

警惕“大多数”被“极少数”绑架

杨于泽

 

     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一直存在一个“极少数”与“大多数”之辩:极少数干部有问题,大多数干部是好的。比如大多数城管在致力于城市市容的管理与服务,极少数人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暴,打骂小商小贩甚至打死了人。有人总结说,城管的主流是好的。

 最近发生的湖南临武瓜农与城管冲突时“突然倒地死亡”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相关分析的典型案例。临武有多少城管人员,我们没有资料,但参与当天执法的城管有七八个,就算他们人人都对瓜农邓加正之死负有责任,他们也是城管中的极少数。所以,城管的大多数都是好的。

 但是,大多数都是好的,这并非一个我们可以引以为骄傲的事实。如果全部都是好的,那不是更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吗?大多数都是好的,并不等于给党和政府的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分配若干可以坏的指标,更不是每个部门和单位都可以将这样的指标用光。全部都好是完全可能的,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全部本来就好,二是把极少数坏分子坚决清除出去,剩下的就都是好的,再补充人员也将是好的。

     极少数城管打人甚至致人死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正确的做法就是与肇事者切割。肇事者该承担责任就得承担责任,政府方面该赔偿的就坚决赔偿,这也是依法办事。仅就策略而言,城管部门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对肇事者不包庇、不护短,可以维护或者修复城管作为执法机构的良好形象。

     在公共事务中,最优选择往往是不存在的,“次优”实际上通常就是现实的“最优”。但正如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在逻辑上,我们又不能放弃“最优”。《礼记大学》则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虽然是谈修身功夫,但也为治国、平天下确立了“止于至善”的伦理准则。全体公务人员干的每件事都好很难,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政府应当以“善政”为目标,以“臻于至善”自期。

     臻于至善的一个关键,就是正确处理“极少数”与“大多数”的关系。人非圣贤,官非圣贤,他们可能会犯各种错误,但必须知错必改;而对于那些违法乱纪者,政府必须坚决予以问责。知错必改,即“臻于至善”;问责不好的极少数人,表明我们能够直面肌体上的问题,有诚意解决问题,这也是“臻于至善”。否则不坚决否定错误,不否定坏的极少数人,我们就没法宣称“多数人是好的”,道理很简单:一锅老鼠屎坏一锅汤。

     有些为政者似乎并不认同这样的常识,他们习惯于跟肇事者站在一起,将社会紧张推向一个新限度,然后被迫采取强力措施。就像临武瓜农突然倒地身亡,政府不是对死者家属和公众进行安抚,而是派警察打记者、打围观群众、抢尸,显出很强硬、很蛮横的样子。这样做的一个“致命伤”,就是政府未能直面公务人员中少数人存在的问题,“大多数”被“极少数”绑架,民众看不到希望。

     大道至简,那就是直面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不好的极少数人是政府“水桶”的短板,不补齐短板,“大多数”好也是白好。极少数人坏,可能缘于人性,但是谁放纵了人性之恶?这可不是极少数人的“内部事务”,而是真正的公共问题。不以坏的极少数人卸责,多些反求诸己,官员与权力运行就会多一份“臻于至善”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