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到底要做什么样的自己?

(2013-04-24 22:36:53)

武汉到底要做什么样的自己?

杨于泽

 

    杭州飞往武汉的航班在天河机场降落时,我听到邻座一位男士向他认识的一位女士介绍说:武汉号称“武汉三镇”,包括武昌、汉口、汉阳,每一镇都比很多省会城市大。那位女士自称在杭州生活了九年,她的回应是:“武汉不是一个市吗?怎么会是三个镇呢?”

    不清楚那位男士是不是主动当了武汉的义务推广宣传员,但很明显,他试图用最简单的语言勾勒武汉的城市形象,让不熟习武汉的人能够对武汉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而他要传达的意思,换一个说法就是,武汉很大。那位女士看起来是一只井底之蛙,这一点会令武汉人感到遗憾,但武汉在一些人心目中形象模糊,却也是事实。

    武汉作为一座城市的自我定位是什么?据我所知,武汉人一直强调武汉之大。在我自己的记者生涯中,上世纪90年代就做过“大武汉”的文章,说中国只有上海和武汉并称其大;后来,曾提出“复兴大武汉”。去年,武汉选出“大江大湖大武汉”作为城市形象主题口号,一个口号三个“大”,足见武汉人的“大”情结。

    遗憾的是,“大”看似一座城市的特点,其实它什么也没说。你说武汉大,但你怎么弄也不会比上海、北京大,上海、北京不称其大,反而是我们老在那里自夸。北京、上海不夸其大,是因为他们有“大”之外的抱负,有“大”之外的自信。今天中国的省会城市,个个都在摊大饼,已经很难找出不大的了。自夸“大武汉”,其实可识别性不强。

    就算在“大武汉”之前加上“大江大湖”,武汉的城市形象仍然很模糊。有长江穿城而过的,还有重庆、南京,有两江交汇的也可以举出一批。而说到“大湖”,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玄武湖不算小,昆明的滇池更非武汉湖泊可比。武汉的“大湖”之说对一众湖泊进行了抽象,与杭州直陈西湖、南京直陈玄武湖相比,凸显以东湖为代表的武汉湖泊不足与人道哉的窘境。

    “大”是不是一座现代都市所宜追求的,也值得打一个大问号。城市大了,集聚资源的能力增强,可能是经济上成功的一条捷径。但城市显然不是越大越好,城市过大经常伴随着病态,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像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最近若干年来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但人们真正记住的,仍然是其“小时候的样子”: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南京玄武湖。它们制作的城市LOGO,也是主打这些元素。

    武汉自夸其大,此“大”即空,事实上武汉的自我定位一直都是飘忽不定的。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用的笔记本里通常有国内主要城市的代表性视觉形象,武汉通常是一桥飞架龟蛇之间。后来,武汉的城市形象标识变成了晴川饭店。再后来,则是黄鹤楼。对武汉城市形象的文字性描述,还有“九省通衢”一说。强调“大”,是近十来年的事,也是最空洞的说法。

    我们不应该完全否认,“大江大湖大武汉”说出了武汉的某种特点,但这种自我定位毕竟有欠明晰。我们的意思也许是,我们就是要把武汉做大。但“大”终究只是搭座台子,到底我们要唱什么戏,或许只有将来才能一朝顿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