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诺奖评委送礼是对世界的精神污染

(2012-10-22 16:27:49)
标签:

杂谈

给诺奖评委送礼是对世界的精神污染

杨于泽

 

     国人讲究送礼,相当一部分奢侈品消费就是买来送礼的,送礼还被指认为一种“文化”。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汉学家马悦然近日在上海透露,中国人已经送礼送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去了。送礼无孔不入,大有走向世界之势。

     据马悦然介绍,他经常收到一些中国作家的来信,希望推荐参评诺奖。半年前,有位山东文化干部给他寄了很多画、古书,还说自己很阔,如能获奖奖金留下、荣誉归他,但马悦然把礼品都退回去了。后来发现,他还给瑞典文学院诺奖小组主席写信了。可见这位作家动作之“连贯性”,其动作影响之大。

     我们古来即有“毛遂自荐”之说,如果文学诺奖没有禁止自荐的规则,则有中国作家寻求评委推荐,尚可理解。但像山东这位文化干部奉上字画与古书,作为对文学诺奖评委的一种物质与精神“推动力”,实为一种行贿行为。什么“奖金留下、荣誉归他”,看似“重义轻利”,其实是对西方文化的无知,贬低了诺奖评委的人格。

     中国应当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向世界提供优秀作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作出贡献的方式之一。希望通过送礼拿到文学诺奖,不仅这事本身就行不通,而且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歪曲。文学反映人性,追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送礼、行贿、钱权交易等,始终是一种丑恶现象。目前不清楚有没有外国作家给瑞典诺奖评委送礼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山东作家给诺奖评委送礼有违文学的价值追求,是对“先进文化”的背叛。

     千万不要以为,希望获诺奖的中国作家很多,而公然行贿的只有一位,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这些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在境外行贿的丑闻接二连三地传来。上个月,世界银行发布一份黑名单,禁止12家中国企业承接世界银行资助项目,原因是它们涉嫌欺诈和贿赂。在非洲、俄罗斯,中国企业也经常面临同样指控。如果说牟利冲动导致企业行贿,作家为荣誉而向诺奖评委“送礼”,则是中国作家引领了世界风气之先。

     这是丑闻,我们本该深以为耻,但很多人可能不会把它当回事。所谓礼尚往来,相互送礼,在中国自古皆然。人们很容易认为,送礼是一种“传统文化”,要怪只能怪祖宗。其实不然。中国人热衷送礼,目的无非捞取名利,前提条件是钱权交易。假设官员权力受限、有限,企业还会向他们送礼行贿吗?权力不规范,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扩散,就是干什么都得送礼、都兴送礼。国内重要文学奖的评选,也不时传出送礼的“谣言”。瑞典诺奖评委收到中国作家的画和古书,则是国内权钱交易现实的“外溢”。

     随着中国世界影响力增强,我们必须对国内作家行贿诺奖评委见微知著,保持警惕。既然我们自我期许要为人类文明作贡献,我们总不能把送礼、行贿、钱权交易作为“文明”成果,推广到全世界。私域中的礼尚往来,我们且不去管它;公域中的送礼风,破坏公平正义价值。制止送礼行贿,且莫捣“文化”的浆糊,规范权力乃治本之策,也是一副特效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