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统方”是药品回扣的制度激励
杨于泽
《人民日报》昨天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出现反弹,卫生部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严禁医院为商业目的“统方”。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统方”之说,现在卫生部将其“严禁”,也把它的名声搞大了。所谓“统方”,就是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的统计;医院中个人或部门向医药代表提供医生或部门一定时期内临床用药量,供其发放药品回扣。“统方”其实是医疗卫生界的一个行话,卫生部现在严禁之,可见卫生部也早知道,足见“统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说它是公开的秘密,是指它在行业内部是公开的,人人、下下都知道。老百姓则只知其实,未知其名曰“统方”,但稍作解释,大家马上豁然开朗。医院大概是社会上最早利用电脑进行物资流转统计的,每个医生开了多少药,内部有关科室马上知道了,某药任何时间段的累计开药量,也是一查便知。不知道医院这么干是不是为了方便医药代表发回扣,反正老百姓有这种印象,有些人有亲朋好友当医生,也私下证实了这一点。
这样看来,“统方”就是医院向医药代表提供的一种方便,便于医药代表论功行赏;也是给医生创造一个拿回扣的条件,使之能够因功得赏。这是一种内部规则,在外人看来就是所谓“潜规则”,对于卫生行政部门来说,它大概可以算作一种“民间行为”了。但不管怎么说,它基于医院的信息系统,对医生拿回扣起到一种基础平台的作用。称之为制度,说它有激励之效,毫不过份。
现在卫生部严禁为商业目的的“统方”,所列措施,一是要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药品等信息实行专人负责、加密管理,二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医疗机构“统方”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两种措施,等于没说。医院的信息系统由财务部门管理,涉及财务之重,从来都是专人负责,系统肯定也是加密管理的。而按照
内部的规矩,负责的专人是要把“统方”信息交给医药代表的。行政部门跟医院是父子、婆媳关系,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监督检查它干什么?
如此严禁“统方”,如果不是敷衍塞责,也足以让人痛感见识之浅。如果确有认真负责的卫生行政部门,愿意隔三岔五到医院去检查那里的信息系统,看看医院有没有邪门歪道,我们自然应当支持他们的行动。不过更靠谱的办法还是那条,即“医药分家”,医生只负责开处方,病人到外面购药。这样一来,即使不能完全杜绝医院“统方”,也使其程序显得太复杂,成本太高,查处起来也更容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