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清洗肠道问题答疑1
(2012-03-05 10:31:59)
标签:
转载 |
问题1:清洗大肠的用具,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吗?
答:清洗大肠用具,应每人一套,自己专用。在这种情况下,清肠用具在使用后不必进行高温加热性质的蒸煮消毒。每次使用前后,只需对清肠用具用洗涤剂进行彻底清洗就可以了。但洗涤必须彻底,洗后放干燥处。
需要强调的是,为预防艾滋病通过血液途径传染,考虑到个别人痔疮出血的可能性,所以,灌肠用具,特别是橡胶软管,必须是专人专用,不可混用。另外,不要忽略了对橡胶管内部的冲洗。
问题2:怎样判断大肠是否有病?
答:对大肠功能构成危害的因素很多,所以,拥有一副功能健全大肠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大肠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病患,只不过是不到一定程度没有明显感觉而已,即使有些症状,往往也不在意。
通常,如果经常出现以下症状,可以推断十之八九是大肠出了毛病,应该进行洗肠了。
1.出现便秘,表现为大便不畅,超过24小时没有大便。食欲下降,腹胀腹疼,有舌苔,呼气有异味,身体发散不良气味,皮肤粗糙,突然出现头疼,易激动生气等。
2.患非特异性结肠溃疡。这种病人大部分易患皮肤病、口腔黏膜炎、眼结膜炎、关节炎、肝脏病。
3.如果在脖子上或腋窝下生长悬垂的疣,表明可能肠内有息肉。
4.大肠功能有障碍会出现皮肤病和黏膜病,如鼻炎、鼻窦炎、咽喉炎、齿龈炎、口炎、舌炎、唇上疱疹、支气管性气喘、牙疼、牙齿上有黑色包层等。
问题3。洗肠对肠内微生物群落会有不良影响吗?
答:把洗肠作为一种医疗保健方法,在目前条件下,虽然是最有效的立竿见影的方法,但在医学界并不是没有不同看法的。
有人认为,多次洗肠,会对大肠内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微生物群落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也有人持相反看法,认为清肠对维护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和繁殖是有利的。
笔者认为应这样考虑这一问题:用灌肠方式洗肠,是以激进的方式有效地清除肠壁上的污垢及各种垃圾性质的堵塞物,如果忧心忡忡、不坚决地及早地清除掉肠中的这种有毒“内衬物”,则遗患无穷,潜伏危险后果。所以,权衡利弊,洗肠是绝对必要的。。
难道真的没有副作用——这里,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样的灌肠液。有些医院,为给慢性便秘患者灌肠,长期使用化学性质缓泻剂和防腐剂,如硫酸镁,山梨醇、肥皂水等,如果对同一患者长期施用,对肠道微生态平衡会有些副作用的。
笔者推荐使用的乳酸菌性质的灌肠液,是根据医界普遍公认的乳酸菌多种保健功能,并经过本人和他人的实践才推出的。乳酸菌群是肠道寄生菌群,关于它的多种保健作用,包括对维护肠内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在上文已有介绍。
美国翁科尔博士使用这种灌肠法,加上科学饮食,活了110岁
问题4:常听说肠中有“宿便”,什么是宿便,怎样才能清除宿便?
答:宿便是指长期滞积于肠内的陈旧粪便,但不是指一般便秘情况下二三天未解出的粪便。
人体肠之形如一盘卷曲之蛇,弯弯曲曲,粗细宽窄,松紧弛张,凹凸薄厚处处不同。肠的许多部位向外生成袋状突起,形成鼓出的肠憩室,其内最容易沉积食物残渣,长期淤滞,黏连,难以排出,有的已硬化,有的甚至状如黑褐色煤焦油,均酸败腐臭。这就是“宿便”。
宿便毒性很强,俗语常说“宿便是万病之源”,十分有道理。本书第一和第三部分有关肠垃圾的论述,就已介绍了宿便。“宿便”是对肠中多年陈旧垃圾的一种俗称。
一般的灌肠清理法,只能清除大肠下半部的垃圾。大肠深位灌肠清理法,能清洗到大肠的各个部位,可以基本上清除掉肠中垃圾。但是,深位灌肠必须进行5至10次才能达到基本目的。即使如此,也不敢说能百分之百地全部清除了宿便,因为滞积黏连在憩室中的宿便是十分顽固的。所以,采用断食疗法,青菜汁疗法,青菜汁疗法,对彻底清除宿便仍有裨益。
问题5:有顽固性便秘病的人怎样灌肠和治疗?
答:患者首先应明白,长期依靠医院使用的化学缓泻剂进行灌肠,虽然能解出大便,但长此下去会导致肠黏膜衰退,肠蠕动功能随之衰退等副作用。肠丧失自行活动能力后,变得松弛无力,形成肠麻痹,这样一来,肠日益依赖于缓泻剂,否则就解不出大便了。
患慢性便秘的人,首先应改为使用本书推荐的灌肠法进行灌肠,摒弃化学缓泻剂。
但是,再好的灌肠,也不能作为惟一的手段,因为已退化的肠功能需要配合其他手段才能较快得到恢复。实践表明,增强肠功能的其他手段与洗肠同时进行才能奏效,这是因为,在洗肠时期,肠是“轻松的”,有利于采取锻炼措施恢复功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