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其昌书墨禅轩说》中的几处释文错误

(2015-11-27 17:52:50)
标签:

文化

教育

历史

收藏

 

        何海林编《馆藏国宝墨迹》之叁拾贰《董其昌书墨禅轩说》(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有几处释文错误。

        第7页:“昔香严在汤山会下参父母未生前,一句机语不契,遂已息心,耻作长年粥饭僧”一段,其中“汤”应为“沩”,“耻”应为“愿”。

http://s5/mw690/001xmXdtzy6XkCwCDBO54&690

       这两个字仅从字形看并不难辨识。作这样错误的释读,倒是很令人费解的。

        董其昌这篇作品是用学禅的道理讲学书的方法的。这段话中包含着一段禅宗史上的公案。这里的香严即唐代香严智闲禅师,沩山乃沩仰宗初祖沩山灵佑禅师。

        香严禅师原是百丈禅师的弟子,百丈禅师圆寂之后,香严就去参问他的师兄沩山禅师。沩山禅师看到香严来了,对他说:“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被问住了,茫然无答。在经书上找,在他看过的文章里找,竟找不到一句答语。他为自己叹息:“画饼不可充饥!”他屡次去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绝望之余,香严禅师便将自己平昔所看的文字付之一炬,说:“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香严禅师哭着辞别了沩山,开始四处行脚。以后终于彻悟。

        按照原来的释读,不仅不懂“汤山”为何物,而且,本来香严禅师是愿意去做行脚僧的,却变成了耻作行脚僧,完全弄反了。

        第8页“(金)门大隐,十年多晦”,“晦”应为“暇”。若作“晦”,不仅文字不肖,也殊不可解。第12页“近有老广文戴公自岭丧归”句,“丧”应为“表”。岭表即岭外,特指大庾岭等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 



http://s13/bmiddle/001xmXdtzy6XkGeHPgE9c&690


      无独有偶,王冬梅主编的《历代名家书法经典》《董其昌》卷(中国书店2012年4月出版),也收录了董其昌的这篇《墨禅轩说寄吴周生》,对上面四字的释文完全一样。见该书第61、65页。其可怪也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