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2017-12-31 07:14:00)
标签:

晨雾

高考

教育

北大

广告

分类: 晨雾原创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晨雾 / 文

20171228日,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了“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的一则公告,针对近日有部分媒体和自媒体质疑北京大学在国际期刊上面发表广告,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发文对此事做出回应。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表示,部分媒体和自媒体误解的“广告文章”,实为北京大学宣传学术传统、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成就的文章,并且北京大学未在任何场合宣称这些文章为“学术论文”。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北京大学在这里说的个别媒体和自媒体将这些文章误解为“论文”,显然是指的北京日报旗下的公众号 长安街知事1227日文章《罕见!副部论文登上国际顶尖期刊》。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然而,公众号长安街知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误解。难道连广告和论文都分不清吗?原来这所谓的论文也不是完全凭空捏造的。查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1222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北大“国际范儿”书记Science发文,让世界更加了解北大》。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这下明白了。原来北大是说的其书记“发文”,并没说其书记“发论文”。所谓的“误解”这在于此。我想如果北大说发的是“广告”,长安街知事不至于有此误解。

特别是北京大学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称:2017年12月22日出版的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的文章Peking University:Drawing upon Chinese wisdom to serve humanity《北京大学:扎根中国大地 为人类文明贡献新智慧》)”。文后面还配发了本期《科学》杂志的封面和发文的页面进行衬托。这确实有误导之嫌。你想像吧:中国顶级大学的“国际范儿”书记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的文章能是个啥?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北大的广告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论文的?

然而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文章页面的右上角有个英文字“advertorial”。这是啥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软文”、“社论式广告的意思。特指杂志或报刊中的有偿式广告。因此争论的焦点实际上不是“发文”与“发论文”之争,而是北大发在《科学》上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广告?可是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对此事做出回应的时候却故意含糊其辞,混淆视听。

北京大学能去明确地告诉公众,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广告?或者说是不是花了钱的?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公众吗?我们觉得高校花钱做广告宣传也未尝不可。关键是,你发的是啥,就说是啥!是学术,还是广告,要实事求是。别含含糊糊,用一个模棱两可的“国际顶级刊物发文”来糊弄人

于是就产生了如此的“误解”。“发广告”首先被说成是“发文”,“发文”再进一步被误解为“发论文”,脉络十分清晰。北大的广告就是这样被一步步演变成为论文。发生这样的事情,长安街知事的记者固然有责任,堂堂北大难道就好意思把责任全推脱给“个别媒体和自媒体”吗?

北京大学毕竟是中国顶级名校,涉及到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文这类事情,人们的常规思维总是愿意往好处去想,当发生与人们常规思维不同的事情确实感到意外。就像有网友说:以为只有下三烂的学校才这么搞。那么记者也不排除用常规思维,把北大行为作为正能量去报道的。没想到堂堂北大也会干这种事。

长安街知事记者有啥责任?除了把“发文”误解为“论文”以外,还有一个责任就是发明了“副部论文”。另外事发之后,才发现长安街知事文章标题中“罕见”两个字最精彩!这样的事情最好还是罕见为好。如果是常见,是屡见,中国的学术殿堂成了什么样子?

还有最后一个疑问就是: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副部级,个人署名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文”并配以个人照片。北大新闻中心已经明确这不是学术论文。那么我想人家不可能免费刊登的吧?如果是需要付费的,能不能向公众说明一下,这付费是北京大学的公款?还是个人掏腰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