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神押题”与真题不同无法推断是否泄题

(2017-12-27 16:10:36)
标签:

晨雾

高考

教育

考研

泄题

分类: 晨雾原创

考研“神押题”与真题不同无法推断是否泄题


晨雾 / 文 


本文首发自晨雾在《悟空问答》中回复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考研数学老师李林疑似泄题?

考完数学,一路上听到李林神押题,看完B站上的视频,我已经泪流满面。两年的努力竟然抵不过人家一个视频,你可以说我没复习好过来发个牢骚,我只想质问,考试的公平何在


考研“神押题”与真题不同无法推断是否泄题


考研“神押题”与真题不同无法推断是否泄题

网上有人爆料考研出现“神押题”。教育部发文否认泄题,确认“神押题”者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从目前主流媒体和网上各方报道看,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因为教育部的说法无法否认考研“神押题”已经起到的作用。

 

看了网上所有爆料,没有一处称李林押题与考研真题一摸一样。因为在部分考生看来,虽然神押题与真题并不完全一致,但只要上了这堂辅导课,看懂了李林给出的例题的解法,这些这题即可迎刃而解。所以他们认为这几乎就算是真题了。

 

举个极为简单的例子,咱不说考研,说考幼儿园行不行?幼升小考试辅导老师给孩子辅导,讲了一个例题:妈妈给你一个苹果,爸爸又给你一个苹果,这时候你有几个苹果?考试的时候真题是:妈妈给你一个鸡蛋,爸爸又给你一个鸡蛋,你一共有几个鸡蛋?你说这个辅导者是不是押中题了?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对孩子回答正确肯定作用很大。但是我们同样可下结论:辅导押题与幼升小考试真题是不同的。这个结论也没错吧!

 

我为什么要举一个这么简单的例子?这是为了说明后续的问题:说这个辅导者押中题了,并不等于说招生小学泄题了。这个大家一定能想明白。幼升小能考什么?以前考过什么?只要研究就能研究出一点名堂来。幼升小的例子和考研的例子不同,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一种考试,如果只考一次,研究它就没有什么意义。考试一旦形成规模,就一定有规律可循,而中国人研究考试规律已经是世界出名了的(看电影《中国合伙人》)。一个研究生考试也未必就有多神秘。一个富有经验的研究者研究出一点规律和线索来并不奇怪。

 

虽说我们认可了这次“神押题”确实押得很神,同时也认可了教育部说“神押题”者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但是我认为并不能因此就完全排除泄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网传数学辅导机构泄题:不实”还缺乏依据。不知道教育部凭什么就敢断定没有泄题?


考研“神押题”与真题不同无法推断是否泄题
 

道理很简单。我们还用上面幼升小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辅导老师讲的例题是“1+1苹果”,幼升小考试考的无伦是“1+1苹果”、“1+1鸡蛋”、“1+1柠檬”,都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是否发生了泄题。

 

再比如说,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李林的视频多处提及与所谓命题人的相关信息。在第一段视频的1920秒,李林称,“初等矩阵是南京这边出题,东南大学的陈老师出题,最后一次考是2012年。”

 

第四段视频的1130秒,李林说,“今天概率为什么不大讲,因为据传言,这位老师没有去,在台湾旅游。”他称,该命题教师2015年、2016年、2017年“都找麻烦,太厉害了,他不在,我就平衡了”。

 

这些信息算不算命题机密?命题中那一部分题目一般都由那些老师出题,这些老师在今年命题期间的活动情况等等真实信息,对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已经足以对命题作出较为准确的估计了。如果这些信息泄露算间接泄题,教育部就应当承担泄题责任。如果不算泄题,那么我们只能赞赏李林老师的精明,他能从很多蛛丝马迹中找出当年命题走向。如同涉事机构工作人员所述,“机构请的老师能押中题,也是多年教学的积累。”考研的考生在今年数学既难又偏的情况下,如果能遇上这样的老师难道不是大幸?

 

总结归纳我上面说的三点表述:

 

1.李林老师的“神押题”的实际效果得到了确认。

2.教育部说“神押题”者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得到了确认。

3.上述两个确认都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是否存在泄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