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与“90”后相同与不同的高考记忆

(2015-06-07 14:47:50)
标签:

高考

家长

相同

爸爸

考场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60”与“90”后相同与不同的高考记忆

 

晨雾 / 转帖

 

人民网北京67日电(赵英梓)今日上午9时,2015年全国高考开考。在北京朝阳区陈经纶中学考点,很多家长举着手机拍摄孩子进入考场的这一幕。孩子的一个微笑,一个挥手,一个表示必胜的“V”手势,都让家长感到安心。同时,身为“60”、“70”后的家长多数也参加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考,对于高考有着相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

 

“我是85年经历的高考,当年考入了哈尔滨建筑大学。今天来送女儿高考,紧张心情心情不次于她啊。”送考家长宋爸爸对记者说,自己出生于1966年,也经历过高考。“在80年代,我父母对高考已经很重视了,当年是我父亲骑着自行车陪我去的考场,妈妈则是在家为我做饭。”在80年代,考上大学就是人生的转折,家长对高考已经开始重视,陪考的家长也很多。

 

“当年有一种说法,考上了(大学)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宋爸爸说,他大学的班长比同学们都大四岁,他复读了四年就是为了考上大学改变人生,而如今,孩子们的选择很多,人生成败早已不是高考决定。80年代,高考录取比例只有10%,高考对于考生是“独木桥”,而如今高校录取都达到了70%以上,孩子们的机会很多,高考正常发挥就好。

 

“希望高考加快改革,将学生笔试的比例降低,增加素质考核。这样也可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宋爸爸希望高考改变一考定局的形式,也希望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

 

信息来源:2015-06-07 人民网 / 教育频道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607/c367001-2711555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