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考生分数段人数高考分数 |
分类: 晨雾原创 |
2015北京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晨雾 / 文
2015年北京高考政策的最大变化就是考后知分知线大平行的志愿填报模式,而其次就是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度瘦身。志愿填报的过程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知己”就是考生自身定位;“知彼”就是目标高校的定位。“知己”与“知彼”的准确判断与结合就是成功的志愿填报。2015年北京高考志愿首次实行考后大平行方式,使得目标学校提档线排名会在2014年平行志愿组合方式的基础上再次上升。“知彼”发生了变化,需要仔细研究应对策略。但是志愿填报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考生自身定位。因此“知己”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在考前仍然可以像往年一样采取常用的分差法或者排名法进行考生定位,然后再考虑照顾加分对排名的影响对考生的定位进行调整。只是这个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在考前为考生粗选一批高校作为考后知分知线报志愿的备选,在精准程度上有所下降。更准确的志愿填报应当在考后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名定位进行。
我们同时注意到2015年北京乃至全国的高考政策还有一项重大变化,那就是高考照顾加分政策的大幅度瘦身调整。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消了多项加分政策使得加分人数减少,二是一些照顾项目加分分值降低。这给裸考考生带来重大利好。换句话说,就是照顾加分对考生的影响比以前更小了。但是这个调整后的影响到底还有多大?是否可以忽略?是否能给出定量的分析?同时,此前我们沿用多年的估算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的方法是否也必须进行修正?针对部分家长们提出的上述疑虑,本文将定量地研究探讨照顾加分瘦身后对考生排名的影响。希望家长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对瘦身后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无论计入这个影响,还是忽略这个影响,都对影响有一个“量化”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一、回顾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前的分析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在照顾加分政策调整之前,照顾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 2014年4月30日晨雾在《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呢对考生排名的影响》中对照顾加分影响考生排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14年的照顾加分的分值有三种,有加5分、加10分的和加20分的。我们根据当时搜集数据进行的测算,把:
享受5分加分的比例64.10%近似地看作是65%;
享受10分加分的比例30.53%近似地看作是30%;
享受20分加分的比例5.37%近似地看作是5%。
然后再来研究它们是怎样影响我们考生的排名。
1.如果任意一位考生甲的高考分数是y,那么分数高于y分的考生群体不论有没有照顾加分,对这位考生的排名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排位总是位于这位考生甲的前面。
2.由于政策照顾加分的最高分值是20分,同样的道理,分数低于或等于(y-20)分的考生群体不论有没有照顾加分,对考生甲的排名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排位总是位于这位考生的后面。
这就让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大大简化。我们只需要研究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照顾人数对考生甲排名的影响。
如果假设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共有C名。经过推导我们当时得出结论:
在低于y分20分区段内的照顾加分考生总数的36.25%考生(近似看作36%)会由于加分的原因上升到考生甲前面。
这里36%C就可以看作是加分考生影响排名的修正值。我们把36%叫做是加分考生的修正系数。我们只要把考生甲的排名向后退36%C的位次后得到的排名就是考虑了加分影响后的排名。
二、2015年照顾加分政策变化的分析
请看如下表格:
2014年北京照顾分类统计和2015年去留情况 | |||
照顾类别(教育部取消的全国性项目) | 2014人次 | 2014分值 | 2015加分去留情况 |
重大体育比赛前六名 | 7 | 20 | 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思想政治品德突出 | 0 | 20 | 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省级优秀学生 | 13 | 20 | 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 | 1 | 20 | 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 | 587 | 20 | 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奥林匹克竞赛等相关赛事获奖学生 | 98 | 10 | 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人数小计:706人 | 500人 | ||
照顾类别(教育部保留的全国性项目) | 2014人次 | 2014分值 | 2015加分去留情况 |
烈士子女 | 2 | 20 | 保留 |
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 0 | 20 | 保留 |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 186 | 10 | 保留 |
台湾省籍考生 | 11 | 10 | 保留 |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 77 | 10 | 保留 |
人数小计:276人 | 276人 | ||
照顾类别(北京市地方性加分项目) | 2014人次 | 2014分值 | 2015加分去留情况 |
市三好学生 * | 2064 | 10 | 取消 |
市优秀学生干部 * | 763 | 10 | 取消 |
少数民族 * | 6846 | 5 | 2015、2016年保留 |
人数小计:9673人 | 6846人 | ||
照顾类别(北京市优先录取照顾项目) | 2014人次 | 2014优惠 | 2015加分去留情况 |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 | 53 | 优先录取 | 取消 |
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者 | 138 | 优先录取 | 取消 |
相关军人子女 | 244 | 达线优先录取 | 达线优先录取 |
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 | 8 | 优先录取 | 保留 |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 184 | 优先录取 | 保留 |
人数小计:627人 | 192人 | ||
总计人数 | 11282 | 7814人 |
2015年北京高考加分分值分类估算表 | |||
2015年加20分 | 2014人次 | 2014加分 | 2015加分 |
烈士子女 | 2 | 20 | 20 |
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 0 | 20 | 20 |
人数比例:0.025%(可忽略不计) | 2 | ||
2015年加10分 | 2014人次 | 2014加分 | 2015加分 |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 186 | 10 | 10 |
台湾省籍考生 | 11 | 10 | 10 |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 77 | 10 | 10 |
人数比例:3.5% | 274 | ||
2015年加5分 | 2014人次 | 2014加分 | 2015加分 |
重大体育比赛前六名 | 7 | 20 | 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思想政治品德突出 | 0 | 20 | 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省级优秀学生 | 13 | 20 | 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 | 1 | 20 | 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 | 587 | 20 | 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奥林匹克竞赛等相关赛事获奖学生 | 98 | 10 | 1月1日前获得的加5分 |
少数民族 * | 6846 | 5 | 5 |
人数比例:96.5% | 7552 | ||
总计人数 | 7828 |
注:
1.2015年取消加分或者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项目没有统计在内。
2.标注符号“*”的照顾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3.点击表格中的各项照顾类别可查询考试院公示的2014年原始数据,并假设2015年各项目人数保持不变。
4.教育部规定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2015年作为过渡年1月1日之前获得的加5分,因此实际人数应当少于2014年,本表格中也假设保持不变。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
三、照顾加分政策调整后的研究
有了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开始研究了。由于加分政策瘦身之后加20分的加分人数太少,只在个位数的数量级内,这对于近7万考生的北京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加10分和加5分的考生。在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将曾经达成的两点共识稍修正(如下图):
2.(y-5,y-10)分数段:共有1/2 × C名加分考生。其中,
有3.5%的考生加10分,他们加分之后都会上升到y分前面去,对考生甲的排名发生影响。这些加10分的考生人数是:1/2 × C × 3.5%。
其余的96.5%的考生加5分,他们加分之后也不会上升到y分前面去,对考生甲的排名不会发生影响。这些加5分的考生人数是:1/2 ×C × 96.5%。我们可以忽略掉这些考生的影响。
1/2 × C
= 1/2 × C ×(1+3.5%)
= 1/2 × C × 103.5%
= 51.75% C
四、一个具体的案例
步骤1 区排名转换成市排名:
假设海淀区考生甲2014年理科一模考试成绩为580分,从海淀区高招办官方公布的排名是2929名。查《海淀区2014年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
分数段
610-619
600-609
2014年北京高考考生分布表
分数段
610-619
600-609
590-599
2014年北京高考604分大约对应全市排名6924名。
步骤2 照顾加分对考生甲排名的影响:
五、推算过程的归纳
x:海淀一模成绩
y:2014年高考成绩(区考生分数分布表)
z:2014年高考成绩(大厚书)
六、加分对不同层次考生影响的分析
我们看到这次海淀一模理科580分的考生受到加分影响为全市排名倒退113名次,分数下降不过1分。为了清楚知道不同分数段考生受到照顾加分的影响,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更高和更低分数层次的两个例子:假设海淀区考生甲2015年理科一模考试成绩为640分和540分两种情况(推导过程略)。
-----------------------------------------------------------------------
(注:本表格源自网上,晨雾认为数据真实。即将发放的《大厚书》上会提供上述数据。)
七、此方法评估加分对排名的影响准确性的评价:
1.教育部文件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限定了2015年1月1日之前获得的才有效,但是我们假设的时候完全采纳了2014年的人数。
2.本文评估的时候2015年假定的各项加分人数完全采纳了2014年的加分人数数据。而2015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2000人,加分人数也会按照相应比例减少。
另外我们上述分析看到,96.5%的加分是加5分的,其中大部分是北京市地方性加分少数民族。今年严格规定少数民族加分项目都是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投档有效。那就是说,如果考生填报非市属高校受到加分因素的影响将特别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如果说必须考虑加分对考生排名的影响,也是只有填报市属高校时候才值得考虑。
八、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