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能否考“听力”
晨雾 /
转帖
在去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里,语文依然作为主要的必考科目,既没有加分,也没有减分。语文高考没有变,并不代表语文高考没有问题。几十年形成的语文高考模式,已经让很多人,特别是广大考生和语文老师产生了高考“疲劳”,不仅十分漠视,甚至连其弊端也全然接受。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导向非常不利。
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紧迫的课题:语文高考一定要改革,语文方可有出路。语文将怎么考?又将如何设计?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早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就在社会上吹风,主张语文不仅作为统一的必考科目,还要加大分值;并且,他还对未来的语文高考有过初步设想。
不能不说,顾先生这个初步设想很有先见之明。但是,我总觉得还不够具体、完善,更主要的是不能弥补语文考试的重大缺陷。
众所周知,语文有四项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都是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而现行的语文考试,只能检测后两个方面“读”和“写”,前两个方面“听”和“说”就被忽略了。这往往造成一个严重后果: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不相符——说白了,就是语文考高分的,不一定能说会道;能说会道的,不一定语文考高分!但是,几十年的高考模式已经让很多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读和写就是语文的全部。
能否适当增加语文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就现实而言,既有这个需要,也有这个可能。增加“说”的考测,目前似乎还有点难度;但增加“听”的考测,完全可行。英语很早就有“听力”考试,语文完全可以移花接木,照搬过来,包括考试经验和考试方法。再说,现在考场都安装了听力设备,到时完全可以按照英语考试的方式方法,进行语文听力测试。
也许有人会担忧,这样会增加师生麻烦和负担。其实不然。英语考“听力”几十年,也没有谁说有什么麻烦和负担;再说,为了完善语文高考,即使增加一些麻烦和负担也值得!
北京四中的语文老师值得赞扬:他们率先在高一语文试卷中增加了“古文听写”,为高考改革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尽管也引来一些非议,但我想都是因为一时不理解不习惯造成的。随着人们慢慢理解了习惯了,语文“听力”考试也就能被接受。如果大行其道,必将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教师)
赵成昌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26日
10
版)
信息来源:2015-01-26
《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5-01/26/nw.D110000zgqnb_20150126_5-10.htm
-------------------------------------
晨雾2015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2015年1月31日(周六)海淀:9:00-11:00 宣武:14:00-16:00
讲座地点:
海淀:苏州街名商大厦
朝阳:庄胜广场北楼西翼9层
预约电话:海淀:62610909/
62560303 宣武:63107366 /
63108366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vgkk.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