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考生晨雾批次北京教育考试院 |
分类: 晨雾原创 |
晨雾对北京市2014年高考改革四大亮点的点评
晨雾 / 文
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官方媒体《北京考试报》2015年的第一期(1月3日)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总结出北京2014年高考改革的四大亮点。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最大的亮点应当还是本科志愿设置调整为平行志愿组合方式。在总结功绩的时候,也应当看到问题和不足。就此,晨雾将北京考试院的原文转载如下,然后在段落中用蓝色文字写出自己的观点 -- 晨雾点评。
2015年1月3日北京考试报原文:
维护高招公平公正
北京:2014年高招改革呈现四大亮点
北京考试报记者邱乾谋 邓 菡
2014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年,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年。
在改革之年,北京稳步推进招考改革,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强信息公开,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维护高招公平公正,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如今,我们回望2014年,北京推出了多项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加分政策调整,本科一二三批志愿设置调整,随迁子女首次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
改革一:本科一、二、三批志愿设置调整,增加录取机会
为缓解考生志愿填报压力、降低志愿填报风险,本市2014年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志愿设置由“小平行志愿方式”,调整为“平行志愿组方式”,即每批次第一志愿为2所平行的志愿学校,第二志愿为3所平行的志愿学校。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大一新生小李,是北京本科批次志愿设置调整的受益者之一。志愿填报时,他第一志愿1A填报北京交通大学,1B填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获得北交大自主招生资格的小李,高考如果正常发挥,顺利被1A院校录取没有问题,但高考时,他发挥失常,还好有1B“兜底”,顺利被录取。像小李一样受益的北京考生还有很多。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录取情况看,本科一、二、三批一志愿设置了A、B两个平行志愿学校,有效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为考生增加了录取机会。以本科一批录取情况为例,本批次考生一志愿满足率较往年明显提高,达到97%,比2013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由于生源情况良好,部分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增加了在京计划投放,绝大部分院校的提档比例超过100%,甚至有的投档比例达到了120%。有的学校还使用预留机动计划录取二志愿高分考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录取机会。
(晨雾点评:北京教育考试院官员在谈到志愿填报的时候,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宣传那经不起推敲的所谓的“一志愿满足率97%”的功绩。不知道2015年实行考后知分大平行志愿之后,北京市是否还敢这么宣传?一志愿满足率超过了100%怎么解释?)
改革二:提前批首次全面实施征集志愿录取,利学校益考生
北京理科考生小杨,2014年通过征集志愿在本科提前批次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录取,这得益于本市在提前批次首次全面实施征集志愿录取。
据统计,全市共有382人通过填报提前批次征集志愿,被高校录取。其中,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征集学校共72所,招生计划617人,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为1156人,实际录取348人;专科提前批次志愿征集学校共37所,招生计划651人,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168人,实际录取34人。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在提前批次录取中,由于军事、公安类院校生源严重不足,造成计划剩余较多,本市在提前批次首次全面实施征集志愿录取。从实施效果看,通过实行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录取,更多考生成功被院校录取,更多院校招生计划得到较好的完成,此举有利于考生、有利于招生院校,受到广大考生、家长及招生院校的普遍欢迎。
除此之外,本市还继续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专科普通批进行了征集志愿录取,给符合条件的考生提供了更多上学机会。
(晨雾点评:2014年北京市首次在本科和专科提前批次设置了征集志愿,这为考生增加了录取机会,还有利于高校完成招生计划。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北京市在具体执行这项工作的时候涉嫌违规 – 违反了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自己制定的规则。因为北京教育考试院2014年4月30日发布的《北京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考生须知》和2014年4月出版《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必读(2014年)》都规定本科专科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只设置1所志愿高校。而北京2014年高招提前批次的本科和专科征集志愿实际执行的却志愿填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虽然这项违规给北京考生和高校都是带来了好处,但是并不没能改变北京教育考试院违规的事实。事后北京教育考试院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解释。)
改革三:实施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调整方案,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教育部等五部委文件要求以及市招考委的工作部署,2014年,本市遵循“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的原则,对高考照顾加分政策实施调整。此次调整的重点是地方性加分项目,如“市优干”的加分分值由往年的20分调整为10分,少数民族加分分值由10分调整为5分,而包括体优生等项目在内的政策性加分被彻底取消。
在录取阶段,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对市优秀学生干部、市三好学生、少数民族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等5类享受地方性照顾政策的考生,只在向北京高校投档时加分,对外地高校不再执行加分投档。
有关专家介绍,本市对于高考照顾加分政策的此轮调整,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考生的切身利益。在大幅减少鼓励类加分项目的同时,还尽可能地保留了扶持类加分项目,切实维护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晨雾点评:补充一条2014年北京高考加分方面改革最值得赞许的进步,那就是北京教育考试院破天荒第一次严格遵守了自己制定的地方性加分的投档原则。其实北京市多年来关于高考加分政策都有一条规定:北京市地方性照顾政策(标注符号“*” )仅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但是北京市从来都没有认真执行这条规定,使得这项规定形同虚设。2014年北京市才第一次做到了标注符号“*” 加分不再向外地高校投档。)
改革四:随迁子女首次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让京外孩子在京圆梦
四川籍考生吕曦,2014年幸运地成为了新方案落地后的首批在北京参加高职录取的非京籍考生。如今,已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小吕表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让他获益匪浅。他不仅免受因高考而与父母分隔两地的思念之苦,还有机会在北京院校学习喜欢的专业,一圆自己的大学梦。
吕曦的父亲回忆说,新方案未公布前,孩子在哪儿高考确实是困扰他们全家的一块心病,得知新政的当天,全家人都非常兴奋。根据“方案”内容,从2014年开始,符合5项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选择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
按照要求,老吕夫妇二人分别到各自单位、属地社保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开具了考生所在家庭在京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夫妇二人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且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等证明材料。小吕找到学校相关老师开具出自己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证明。
得知新政后,老吕一家人仅用不到一周就备齐了全部材料。老吕表示,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完成材料递交,一是得益于政策宣传到位和细致,二是多亏了各相关部门的得力执行。按时提交申请半个多月后,吕曦终于等到了资格审验合格的通知。
2014年3月,各招生院校自主招生章程陆续公布,自幼喜爱动手实操的吕曦锁定了最终报考目标——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顺利报名并参加了该校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笔试和面试。4月初,这位川籍小伙在学校官网上的拟录取名单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今年受益新政的随迁子女考生不只小吕一个。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共有409名外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出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考生121人,在京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114人,最终98人被院校录取。
(晨雾点评:随迁子女首次在京参加高职招生考试的意义在于破冰。但是从409名随迁子女申请,符合条件121人,实际报名114人,最终录取98人的这些数据看,对北京高考所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晨雾补充改革五:
数字看高招——
统考考生
报考人数:64484人
2014年,在全市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64484名考生中,文史类考生19389人,占报名总数的30.07%;理工类考生45095人,占报名总数的69.93%。应届生59683人,占报名总数的92.56%;往届生4801人,占报名总数的7.44%。
招生计划:52216人
2014年,全国共有789所高校在京计划招生52216人。其中,文史类计划招生15125人,占计划总数的28.97%;理工类计划招生37091人,占计划总数的71.03%。本科计划招生36741人,占计划总数的70.36%;专科计划招生15475人,占计划总数的29.64%。在京院校计划招生41103人,占计划总数的78.72%,外埠院校计划招生11113人,占计划总数的21.28%。
录取人数:54083人
2014年,在京参加统招的高校共录取新生54083人,含艺术院校(专业)、港台高校,高考升学率稳定在80%以上。其中,文史类录取15734人,理工类录取38349人。本科录取42946人,专科录取11137人。在京高校录取42618人,京外高校录取11465人。
单考考生
报考人数:6033人 招生计划:1182人 录取人数:1012人
高职自主招生
高职自主招生院校26所,计划招生7305人,实际录取8195人,比计划增加890人。
信息来源:2015-01-03
http://bjksb.bjeea.cn/html/ksb/zhongyaoxinwen/2015/0104/56206.html
-------------------------------------
晨雾2015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2015年1月18日(周日)海淀:9:00-11:00 朝阳:14:00-16:00
讲座地点:
海淀:苏州街名商大厦
朝阳:望京大厦
报名电话:海淀:62610909 / 625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