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高考移民”开口子才是真公平
(2014-12-22 14:47:41)
标签:
教育高考移民学籍高考教育公平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不给“高考移民”开口子才是真公平
晨雾 / 转帖
平时不在挂靠学校进行学习,只是在一些重要节点参加考试,最终却能在当地参加高考。如此钻政策空子的行为显然违背教育公平,相关部门不能因为法不责众就干脆纵容。取消“高考移民”的高考资格或许残酷,可不取消,谁又来为整个社会的公平负责?
户口已经迁入内蒙古自治区,却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2015年的高考——近日,数百名考生家长因此频繁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要求允许孩子高考。而内蒙古有关部门查实 ,这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是在内蒙古“空挂学籍”,属于需治理的“高考移民”对象。专家认为,“高考移民”损害高考的公正性,应加强户籍、学籍管理,防堵漏洞,杜绝“高考移民”和“虚假学籍”。( 12月21日新华网)
600名考生因空挂学籍无法在内蒙古参加高考的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不可否认,正如有专家指出,无论如何,学生们是无辜的,各地政府都应从人本角度出发,维护莘莘学子的权益,加强户籍、学籍管理,防堵漏洞。家长们也应自觉遵守相关政策,维护社会公平。但是,毫无疑问,“高考移民”直接损害了移民地学生的利益,因为法不责众就要对“高考移民”网开一面的口子不能开。而要杜绝“高考移民”,又要从反思制度流弊开始。
出现“高考移民”“虚假学籍”等问题,主要是高考制度存在弊端,划分省区录取必然会造成各地名额分配不均,加之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就必然导致一部分有能力的考生会去考试相对容易的地区参加高考。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户籍、学籍的制度管理又不够严谨,使一部分人有了可乘之机。只要这种情况存在,“高考移民”就无法杜绝。
600名“高考移民”迁入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三年时间里都没有认真检查过,临近高考报名时才检查,这些部门存在着严重行政不作为,而这也是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高考移民”屡禁不止的重要所在。平时不在挂靠学校进行学习,只是在一些重要节点参加考试,最终却能在当地参加高考。如此钻政策空子的行为显然违背教育公平,相关部门不能因为法不责众就干脆纵容。取消“高考移民”的高考资格或许残酷,可不取消,谁又来为整个社会的公平负责?
今天“高考移民”的泛滥,是“唯分数论”录取方式在背后作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考生的优劣,并且作为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其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在杜绝“高考移民”和“虚假学籍”的同时,也要铲除“高考移民”产生的土壤,认真审视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政策等根本问题。
信息来源:2014-12-22 《半岛都市报》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41222/html/2/content_2.html
-------------------------------------
晨雾2015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2015年1月1日(周六)海淀:9:00-11:00 东城:14:00-16:00
讲座地点:海淀:人大西门附近
报名电话:海淀:62610909 / 625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