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系数比例考生批次 |
分类: 晨雾原创 |
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和它对一本线的影响
晨雾 / 文
这段话出自晨雾 2014年6月15日转贴的文章《各方对2014北京高考一本线的预测》后面写的“晨雾点评”。
这段话中提到了一个名词“一本划线比例系数”。有一些家长表示不太理解什么是“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它怎么能够提高一本线的位置呢?为此晨雾解释一下。
首先说明,是否存在所谓的“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这表述,晨雾无法确定。因为此前我们只听说过高校投档比例系数,这是大家都公认的。而“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并没有从正规文件上看到,因此我们也不知道它应当如何准确定义。但是它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影响着每年高考一本线的划定。
我们现在都知道,2014年北京市高考成绩将在6月23日12:00开始查询,当天(一般在下午)高招办会公布高考批次控制分数线(含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等)。高招办是怎样确定一本线的?根据是什么?
一本线的全称是本科第一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考生才能享有由高招办向一批次高校投档的基本权利。一本线实际上是为了以择优录取方式完成一批次招生计划确定的最低分数线。从最理想状况看,一本线应当这样确定,按照当年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人数,将全部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高考成绩,就是理想上的一本线。这是一种想象中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理想录取排列,“萝卜”和“坑”恰好一样多,全部一一对应刚好填满。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考虑到实际操作中有考生志愿选择的不平衡(不同学校冷热不均)、志愿填报失误、各种情况的退档、某些高校临时需要扩招、而且高校体投档比例在1.0-1.2不等,高招办需要为高校准备多于一批次招生计划数量的一本上线考生人数以供高校挑选。一本线划线就要更宽一些,给出足够的考生供高校选择录取。一批次上线考生人数与一批次招生计划人数的比例,我们就定义为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虽然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校的投档比例不得超过1.2。但是往年如果把一本划线比例系数确定为1.2是不够的,因为还要考虑提前录取的港澳台高校以及提前批次高校也要分流一部分一批次上线考生,每年二批次部分高校也录取了一些一本上线考生,因此实际的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要更宽一些。例如根据往年的经验数据,北京达到理科一本线的考生人数大约是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人数的大约1.3倍(下表)。
年份 |
一本招生计划 |
一本线 |
一本上线人数 |
一本划线比例 |
2010 |
14208 |
494 |
18625 |
1.31 |
2011 |
13993 |
484 |
18172 |
1.30 |
2012 |
13761 |
477 |
18119 |
1.32 |
2013 |
12695 |
550 |
16923 |
1.333 |
2014 |
13170 |
? |
? |
? |
2. 批次控制分数线的排名位置可能会提高
当时这个问题因为还比较“遥远”,不会引起关注。但是现在马上就快要出台一本线了,网上也有不少人在预测一本线,晨雾才不得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并且特别说明,由于今年高招办是否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使得今年预测一本线特别困难。因为如果最终高招办调整了“一本划线比例系数”所造成的一本线提升是任何人无法预测到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今年提出“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调整的原因在于实行平行志愿之后一方面落榜生减少,另一方面高校提档比例也降低到接近100%,确定一本线的时候不需要留出像以前顺序志愿时候经验积累的那么多余量就足够高校挑选录取考生了,由此一本线的排名位置就可以允许适当提高。
我们上面也说了,是否通过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使得一本线的位置提高完全是一个高招办人为的行为,因此也就存在一个调整,还是不调整?如果调整,调整多少的问题。
让我们站在高招办的角度分析一下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可能带来的利弊,我们一般认为只有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才会调整。
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可能带来的利:
1.“一本划线比例系数”的作用是给高校足够上线考生可以挑选,但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够了就行。由于一本上线考生数量多于一本招生计划,多出多少就必然有多少考生是属于“陪榜”的,他们最终不会被一本高校录取。特别是实行平行志愿之后,高校提档线提升,各高校录取扁平化,处于一本线边缘位置的考生通过合理填报志愿达到被一本高校录取的可能性变小,而“陪榜”的可能性增大。从这个角度看,“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应当适度调整,减少不必要的“陪绑”人数。即便第一年不调整,以后也应当调整。
3.适当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使得一本线的位置提升,一本上线人数减少,一本上线考生的一本录取率提高,换一种说法就是一本上线考生的落榜率降低,这在北京市教委总结业绩的时候“好看”。
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可能带来的弊:
1.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在没有历史数据可参考的情况下“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调整多少对北京市教委也有难度,缺乏经验。如果调整量太大容易影响招生计划的完成。
2.“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调整会人为地造成原本处于一本线边缘位置的考生落到一本线下,失去被一批次高校录取的任何机会。虽然这批考生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被一本高校录取的机会较小,但是他们仍然会不悦。进行这种调整不利于这部分考生和家长情绪稳定。
3.北京实行考前估分报志愿,2014年不少考生都是依据各个区县模拟考试的成绩和划定的一本线应用分差法填报志愿,而各个区县在确定模拟考试控制分数线的时候都是参考往年的老办法,依据所谓的本区往年的上线率确定分数线。而所谓上线率的实质就是“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如果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相当于考生参考没有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的分数线填报志愿,却要承受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后分数线的录取结果。这也确实有些不够合理。
4.“一本划线比例系数”调整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原来一批次末端的部分考生落入二批次会造成对二批次考生正常录取的冲击。同样的道理还会通过二批次考生向三批次传递。造成二本和三本录取的部分混乱。
四、晨雾的看法
当前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般都是把稳定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一切服从稳定,服从平安高考。鉴于这种情况,晨雾认为2014年北京市教委不会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或者仅仅进行试验性的微调。
只有在有一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可能不得不采用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那就是高考命题难度远远偏离高考设计者的初衷,命题太难,以至于简单采取阅卷尺度调整的方式都不足以改变一本线过低的状况,只好通过调整“一本划线比例系数”的方式才能稳住一本线。从目前各方面的迹象看,今年的理科命题虽然多数考生反映较难(数学和理综),但是请注意更多的反映是命题有点怪,题目有点活,与平时的复习不对路子,与往年高考命题也不对路子。这实际上是命题改革在题目上的具体反映。既然是改革,高招办的阅卷的时候就会考虑改革对考生的适应性,因此最终的阅卷结果,分数下降的幅度可能不会像考生感觉的那么大。但是晨雾认为今年命题与2013年命题的一大进步是各个分数段区分度提高了。
以上仅为晨雾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更不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意思(敬请家长们不要再把晨雾误认为是高招办的人了)。晨雾将于明天(6月18日)中午发布纯属个人推算的2014年北京高考一本线,目前还在分析测算之中,敬请关注!